古代商业的发展_柯尊国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与商业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并成为农耕文明的补充。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单元线索特征
古代商业
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历经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宋元商业繁荣和明清国内商业继续繁荣,但对外贸易逐渐萎缩。
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②市场形式多样和商人群体活跃,但商业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③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艰难发展;④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⑤官府控制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单元线索特征
古代的经济政策
①从战国以前的重视商业政策到战国以后的“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历朝历代一直沿用;②从秦汉对外开放政策到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演变,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①“重农抑商”与小农经济密切结合,导致商业发展艰难;②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禁私而不禁官,是严格限制而非禁绝;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主题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发
展
过
程
时期
原因
特征
表现
先秦
产生
春秋战国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商人”出现;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秦汉
初步发展
秦统一货币等;西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都城成为商业中心,设有“市”;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隋唐
继续发展
国家重新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凿了大运河
城市商业发达;唐出现了柜坊和飞钱;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宋元
空前繁荣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城市商业彻底打破限制;出现商业名镇;发行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明清
依然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出现“商帮”;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中国对外贸易的萎缩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例:隋唐商业繁荣的原因?
经济: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治: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政策:3、政府采取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政策
交通:4、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一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5、金融:为商业服务的邸店、柜坊和飞钱出现;
★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政治、经济、环境交通、金融)
秦朝
半两钱
北宋交子
知识拓展:货币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货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
早期货币
1、货币形态:从多样到统一
知识拓展:货币的发展
贝型——多样化——统一的圆形方孔
2、货币材质:从金属到纸币出现
3、货币流通:从单一到并行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同时以钱为辅,形成了银、钱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时期
功能
地理位置
政府管理
营业时间
宋以前
宋以后
经济中心依附于政治中心
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特定、与民居分开
分散、市坊界限被打破
市令市长政府直接管理
不直接受政府监管
按时开闭市
早夜市出现草市更普遍
1、严格限制阶段(宋朝以前)
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发展特点:
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柯尊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