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及思考
冯湧
天津港口医院药剂科
定义
抗生素:指由各种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产生的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并最终将其杀死的物质。(通常包含人工合成的抗微生物物质)
《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第10版
定义
抗感染药物: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以及其他化学合成药(异烟肼、甲硝唑、呋喃妥因等)
抗生素:指在高稀释度下对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等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物。此后化学方法合成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微生物产物,半合成抗生素等也均称为抗生素
《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
定义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不包括抗病毒!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4年10月9日发布
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予以发布
国内目前最新
较全面
仍有一些方面未作详细说明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治疗
预防
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
(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品种、剂型、剂量)
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内科及儿科
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引起的感染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
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预防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
如:风湿热复发
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
相对于免疫缺陷患者而言
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外科
外科预防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
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原则:手术野被污染或有污染可能?
清洁手术…………不用抗菌药物
清洁-污染手术…………用
污染手术…………用
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外科
清洁手术特殊情况需用抗菌药物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如头颅、心脏、眼球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材料
高龄、或免疫缺陷、糖尿病、营养不良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