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拨动心弦.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拨动心弦培养孝心
——浅谈语文教学中孝心教学的渗透
慈溪市城北小学杨桂庆
孝敬父母是爱心教育的第一个层次,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里提倡“父母在,不远游”。古圣先贤告诉我们:“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孝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母亲作为德育的起点和突破口,他说:“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还会爱他人,爱祖国吗?”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两代人都把自己的爱集中到他们身上,过度娇宠、无限满足也就不由自主地发生,有的孩子甚至会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赌气,会为了家长的一个小小疏忽而大发脾气。他们把家人付出的关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却不知道回报。孩子缺乏孝心,关键是我们忽略了孩子对孝的认识和对孩子孝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渗透孝心教育。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孝心之弦。语文学科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教材中也有许多充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有写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的,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秋天的怀念》、《慈母情深》等,也有描写子女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如,《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月亮的心愿》等,这些课文都情真意切,是开展孝心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如五上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慈母情深》,作家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含辛茹苦挣钱给儿子买书看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心去感受课文中深深的情感。让学生从课文具体的描写中,想象母亲工作的辛苦和劳累:“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辛苦工作累得疲惫不堪的情景给学生以深深的震撼。虽然如此,但听说“我”要买书,母亲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非常支持“我”买书看书。母亲的爱,怎能不让“我“感动,怎能不让读此文的学生感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弦被拨动了,必然会奏出爱的和弦。伟大出自平凡,我让学生谈一谈在自己的生活中,爸爸妈妈最让自己感动的是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开始谈论亲情:有的说:
“当我生病吃药时,妈妈总要自己尝一尝,再让我吃。”有的说:“出去买衣服时,妈妈自己看中的衣服总是舍不得买,而为我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还有的说:“爸爸知道我爱喝豆浆,每天很早起来为我去买豆浆。”﹍﹍爸爸妈妈的爱,我们都能体会,我们又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课后,我布置每个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学生孝心之弦被拨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融入到了对自己父母的浓浓亲情中。
二、拓展阅读古诗美文,涤荡学生的心怀,播种孝心的种子。孝心,是多么神圣而亲切的字眼!孝敬父母,又是多么崇高而又圣洁的感情。在小学阶段,正当儿童对言语、对形象、对世界的认识特别敏感的时期,我们应该把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随着语文教学沁入儿童稚嫩的心田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发生深远的影响。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这一方面内容的拓展阅读。首先,我和学生一起收集有关“孝心”为主题的中华经典

拨动心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140 KB
  • 时间2018-01-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