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后赤壁赋学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后赤壁赋》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2、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习难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苏轼思想在赋中的反映。
一、导入 
二、走近作者,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至岭南惠州,再贬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
三、(1079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自学设计
课前预习
巉( ) 蒙茸( )黄泥之坂( ) 冯夷( ) 栖鹘( ) 戛然长鸣( ) 缟衣( ) 临皋( ) 羽衣翩跹( ) 揖予( )惊寤( ) 松江之鲈( )
赏析课文
(一)齐读前两段,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 坂: 乐: 行: 已而: 何: 薄: 举: 顾: 谋: 诸: 须:
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二)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巉  栖  鹘  冯 划  悄  凛
断: 曾: 摄: 上: 履: 巉岩: 披: 蒙茸: 踞: 危: 焉: 悄: 肃: 凛:
思考:第三段写了哪些场景?  

此段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二)齐读第四段,正音、释义。
裳   缟   戛   翩   跹  揖yī   
东: 裳: 缟: 西:羽衣: 翩跹:俛: 畴昔: 寤: 户:
思考:文章结尾写“孤鹤”“横江东来”,“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
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

后赤壁赋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