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磨盘山城.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磨盘村山城
在距离图们市70多公里远磨盘村旁,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头,被四周山峰所环绕的山顶中央竟然有一块凹陷下去的盆地,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一座远古火山口的遗迹,哪里知道这里竟然曾经是一个古国的都城所在地。
磨盘村山城始建于唐代渤海国(公元698—926),后为东夏国(1215—1233)沿用,是渤海国早期最重要的山城之一。山城位于吉林省延吉市与图们市交界处的长安镇磨盘村山城里,远远看去,山城是一座呈马蹄形的大山,此山中间凹陷,周围群峰围绕,这一天然形成的有利地形,在古代自然形成了军事要塞。山城的主峰海拔390米,站在山顶向下眺望,向西可见穿越延吉盆地、蜿蜒流淌的布尔哈通河,南望海兰江弯曲而来汇入布尔哈通河。在山城周边的每个山峰都建有烽火台,烽火台之间延伸着军事通道。站在对面的高山顶上眺望,围绕山城的城址遗迹清晰地映入眼帘。山城修筑在陡峻连绵的山峰上,使这里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城。
山城城墙沿山脊以石材修筑,部分修建于山腹,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残存城墙的基宽5—7米,高1—3米,周长4549米。有4门址,东南门修在山岗上,较窄,无瓮城,门外陡坡上有“之”字古道,门内侧近处,有一小方城遗迹:东门、北门、分别修在沟口处,较宽,有瓮城,是出入城内外的主要通道,西门位于西山之上的城垣中部,门外有一“八”字形防御设施。沿着山脊登上磨盘村山城,绕着绵延不断的城址走上一圈,要花上半天的时间。如今,城墙和城内的宫殿遗址已荡然无存,只遗留一些断砖残瓦,荒草树木覆盖下,愈加显得沉寂。距离山城西门不远处,有比较清晰的城墙遗迹,城墙由手工凿成的四角分明的长方形石材砌成,至今依旧十分坚固。抚摸着城墙,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奔袭而来的场景,令人情不自禁地感慨那段刀光剑影的岁月。
进入山城的腹地,一片荒草萋萋的景象,原有的宫殿遗址也被淹埋于荒草之下。城池地势开阔,在城中央的缓坡上有宫殿址一处,为阶梯式,共9阶第一阶至第七阶较为明显,每阶宽10米,长17米,其上础石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加工比较粗糙。殿址上散布着青灰色布纹瓦和泥质灰陶瓦片。宫殿址西处有清晰可见的建筑遗址,基础石排列平面略呈正方形,加工较为粗糙,横三排,每排7—8块,—,建筑址周边散布着大量筒瓦、板瓦、布纹瓦及青灰色建筑砖。城内尚存多处遗迹,在东南门近处,有一小方城遗迹,城内出土有灰色砖瓦;在西城门的坡地上可隐约见到排列有序凹陷的居住址;在宫殿址对西城门200米西缓坡地上散布着渤海时期的红褐色绳纹,网格纹板瓦等。
城内中部台地的东南处散有大量的红色网格纹和绳纹瓦片,与集安市出土的高句丽瓦相似。城内还散有渤海时期的指压纹板瓦,辽金时期的边缘饰波纹面饰锯齿或梅花纹勾滴。此外还有渤海和辽金时期的灰陶片、铁器、铁锅、陶罐。可见磨盘村山城始建渤海时期,后由辽金时期沿用过。
磨盘村山城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曾是东夏国的南京治所,城内中部台地上有宫殿址。东夏国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势力最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省丹东九连城),东南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双城子)。东夏(今辽宁开原北),复国后移至南京(今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据《元史•石抹阿辛传》记载,东夏国王蒲鲜万奴曾一度居

磨盘山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