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观
主讲:
梁式泳黄海莉黄馨颖杨曦周梅李秀茵朱俊文陈庆华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依据
1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3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4
目录
科学发展观的
提出
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突出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小拓展
我国的资源状况: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
在人均资源方面,人均耕地、水资源和森林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和1/6,%。
从资源消耗来看,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
当前,,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综合,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资源、能源的浪费惊人,我国生产1美元GDP消耗的原材料是美国的4倍,英法的7-9倍,日本的11倍。
例如: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和原材料的30%-40%,即能源、原材料的浪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10倍。
我国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
,%,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受到荒漠的威胁。
黄河断流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100亿
沙尘暴的发生次数比50年代增长了三倍
酸雨覆盖率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每年因酸雨而蒙受的损失达300亿元以上。
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的状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第一要义是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
其二,
“发展才是硬道
理”
其一
发展是第一位的,
是绝对的。
十七大报告: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其三,以
人为本是科
学发展观
的核心价值
其一,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
观的核心
目标
其二,以人为
本是科学发展
观的核心内容
毛概科学发展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