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手册(简洁版)
共青团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委员会
二○一二年四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一、什么是“三下乡”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二、三下乡的意义
当代的大学生是知识水平最高,理想志愿最好,奋斗精神最旺,整体素质最佳的社会成员。既是未来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也是当前最富有创造意识的群体。而三下乡给了一个当代大学生一个贡献社会能造就自己的机会,让当代的大学生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的一种关注社会,启蒙创造,服务社会的演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重要途径,而且还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处事能力,组织能力,外交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青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的兴趣等。同样的,在下三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当地的文化、科技等进行调研。调研的方式可以是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要注意
三下乡的最终目的就是那一份调查报告。
三、三下乡是如何开展的
组队à联系实践点à写方案à申报à评审à筹备(注: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有所改动,同学们也可以先写方案,再根据方案来联系实践点。如在活动过程中,因为部分原因原本的方案无法执行,可令起方案,到时候可直接进行新方案。后期资料以新方案为准。)(个人三下乡无需此步骤)
1、组队:
要求大一新学生必须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其他年级学生可自由参加,而且每支参加社会实践的团队至少要有6人组成,控制在10人左右为宜。可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组队, 团队中需有一名队长负责和1名指导老师,活动时间最好控制在一个星期左右。(注:指导老师可自行找辅导员、在校老师等做自己团队指导老师,为团队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
2、联系实践点:
搞活动,前提必须有一个实践点,因此在写方案之前就应该要联系好实践点,然后根据这个实践点的具体情况,,你也可以在写方案,确定思路之后再去寻找实践点,根据你这个活动的主题寻找适合的实践点。为方便联系,学院团委会统一为需要的团队开相应的有关证明,然后自行与实践地联系确定地点、时间、住宿接待办法、经费
等。(注:因团队数量过多,学院对三下乡队伍不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只有后期评审后获得学校立项的队伍才有机会获得学校给予的经费支持。(注:有关经费的发放要等到活动的后期才会发放。)故团队需拉赞助或者团队自行解决活动经费问题)
3、写方案:
⑴确定主题的要求
鲜明性
创新性
扣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实效性、应用性
参考价值
⑵三下乡活动计划书基本结构:
一: 活动目的,意义及预期效果
二: 队伍简介
三: 活动地点概况
四: 活动的具体内容及组织方式
五: 活动经费
三下乡简洁版指导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