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逝的忧伤.doc.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消逝的忧伤
小红猪小分队发表于 2009-03-12 译者:Stony
杰西卡·马绍尔发问:悲伤是人类必要的情感吗?是不是到了永远驱逐它的时候了?
忧伤百害而无一利?
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哦,已经一月份了。长假过后你身体发福、钱包瘦身,但真的没必要为此烦恼。苦恼让人浑身不适、心情欠佳,现代社会崇尚快乐至上,绝难容忍任何人沉溺于绝望之中。何况现在我们有了对症良药。
抗抑郁药有助驱散悲伤的情绪——不光是临床抑郁症的那种生气全无的沮丧情绪,也包括大多数人会经历的困难时期(失业、分手或者丧亲)的情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抗抑郁药也就不足为怪了(见图)。
但是用药物治疗悲伤真的好吗?越来越多的精神健康研究界人士警告并非如此。面对日益增长的将寻常悲伤当作疾病治疗的趋势,他们深感担忧,认为这种做法忽视了生物学的核心理念。他们主张悲伤是为着进化的目的,如果我们丢掉了悲伤就会被淘汰。
“在我们身上发现的生物现象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必然有其优越性,否则我们就用不着背负这个累赘。(用药物治疗悲伤)这是拿生物结构开玩笑。”纽约大学临床社工(clinical social worker)杰罗姆·韦克菲尔德(Jerome Wakefield)如是说,他也是(失去的悲伤:精神病学如何将正常的悲伤转变为抑郁障碍》的作者之一(与艾伦·霍维茨(Allan Horwitz)合著,牛津出版社,2007)。
照这么说,我们也许应该接纳悲伤的情感。然而又有很多精神学家持相反的意见。他们警告说悲伤很容易转为抑郁。就算确实有伤心事,只要当事人认为必要,就应该被允许依靠药物来缓解伤痛。
那么哪种意见正确呢?我们能远离悲伤生活吗?还是说悲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态?
证明悲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的证据颇难取得,但关于我们为何会感到悲伤已经有了多种理论。悲伤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这点可以在其它会流露悲伤情绪的灵长类动物中得到印证。失去地位的类人猿如果不夹着尾巴溜走就会被视为仍在挑战猿王——这会要了它的命。
韦克菲尔德相信人类的悲伤有着更深远的作用:帮助我们从错误中学习。“我认为强烈的负面情感有中止正常生活的作用,使得我们暂时专注于另外一些事。”负面情感可能有心理威慑的作用,从而预防第一时间犯错误。比如在面对恋爱等我们珍视的事物时,悲伤的阴影使得我们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其中。
更有甚者,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精神病学家保罗·基德威尔认为即使是深度的抑郁也可能将我们从长期的压力中解救出来。他认为,如果不抽出时间来反思,“你可能会长期承受压力,直到精疲力竭或死亡。”他还认为将表露悲伤做为一种沟通方式可能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我们以悲伤的表情告知其他社会成员:我们需要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阴暗的情愫常常和创造性有密切的联系。史上被抑郁症和人格分裂折磨的伟大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比比皆是。虽然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公认的天才来进行大型受控实验以验证这一观点,但很多较普通的创造似乎确实与情绪障碍有着某种联系。哈佛大学的莫杜普·艾金诺拉和温迪·贝里·门德斯(Wendy Berry Mendes)发现有抑郁迹象的人在创造性工作中表现较佳,这在接收到旨在加重低落情绪的回馈后尤为明显。研究者认为负面的回馈使得人们反思不愉快的经历,从而引发潜意识中的创造性思维,或者也可解读为负面回馈促使有抑郁倾向的人努力工作,以避免将

消逝的忧伤.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ploieuhf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