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病理学考博重要名词解释;
1、biopsy(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穿刺、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2、apoptosisbody(凋亡小体):细胞发生凋亡时形成的含核碎片和(或)细胞器成分的膜包被结构,可被巨噬细胞和相邻其他实质细胞吞噬、降解。****
3、granulartissue(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4、nutmegliver(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成为槟榔肝。***
5、opsonin(调理素):是指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
6、carcinomainsitu(原位癌):指限于上皮层内的癌,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而未侵破基膜向下浸润者。
7、aneurysm(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最常见于弹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后天性的动脉瘤多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细菌感染和梅毒等。**
8、piecemealnec: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肝炎。***
9、tuberculoma(结核瘤):又称结核球,一般为单个、直径2cm以上的由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或阻塞性空洞被干酪物质充填而形成的球形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多位于肺上叶;一
般表现为球形块状影,轮廓清楚,密度不均,可含有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常称为“卫星灶”。***
10、tubercle(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特异性肉芽肿。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单个的结核结节非常小,,肉眼和X线片不易看见。3~4个结节融合成较大结节时才能见到。这种融合结节境界分明,粟粒大小,呈灰白半透明状。有干酪样坏死时略显微黄,可微微隆起于器官表面。
11、嗜酸性脓肿: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等,在急性虫卵结节内,虫卵或虫体的周围出现坏死物质和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病变类似脓肿,故称为嗜酸性脓肿~。**
12、Aschoff body(风湿小体):风湿病增生期在心肌间质、心内膜下和皮下结缔组织中,出现巨噬细胞的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所形成的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后者聚集也称阿少夫小体。阿少夫小体为球形、椭圆形或梭形小体,中心可见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有较多Aschoff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13、metaplasia(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14、bridging necrosis(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
病案分析男,63岁。6年前确诊为脑动脉粥样硬化。一周前发现右侧上、下肢麻木,活动不自如。1天前出现右侧上、下肢麻痹,无法活动。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请分析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脑可能发生的改变及病变特点和发生机制。
⑴可能发生的改变:1)脑萎缩;2)脑梗死。
⑵病变特点:1)肉眼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脑沟加深,脑回变窄,皮质变薄;左大脑半球有一软化灶;2)光镜神经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软化灶周有脑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并可见泡沫细胞。⑶机制:1)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相对狭窄且渐加重→脑组织慢性缺血→营养不良→萎缩;2)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腔→动脉供血中断→脑梗死(软化)。
1、坏死与凋亡的形态学区别;坏死凋亡;受损细胞数多少不一单个或小团细胞质膜常破裂不破裂;2、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⑴肉眼1)体积或实质缩小;2)外形变化可以不明显;⑵光镜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2)间质增;⑶电镜1)细胞器退化、减少;2)自噬小体增多;3;3、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⑴原因:缺氧、感染、中毒、营养缺乏;⑵机制:
1、坏死与凋亡的形态学区别
坏死凋亡
受损细胞数多少不一单个或小团细胞质膜常破裂不破裂细胞核固缩、裂解、溶解裂解细胞质红染或消散致密间质变化胶原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无明显变化凋亡小体无有细胞自溶有无急性炎反应有无
2、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
⑴肉眼 1)体积或实质缩小;2)外形变化可以不明显;3)重量减轻;4)颜
病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