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西城区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答案.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东城区2004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一)
一.(18分,每小题3分)
(A项,“使”字后面应加“援建”一词)
《宋史·余传》(15分,每小题3分)
(不次,不必拘泥于等级) (报功,酬报有功的人) (两个“于”字均为介词,表比较。A项,两个“更”字分别解作“改革”、“更换”。B项,两个“谢”字分别解作“感谢”、“告诉”。C项,前句“所以”表原因,后句“所以”即“用来……的”。)(“但未得其所耳”,意思是“只是没有想到合适的地方”。)(“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是对“巴蜀不足守也”的误解,“不足守”是不难防守的意思。
三、(15分),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如是又旬日,请见,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共5分。有一处错误扣1分,有两处错误扣2分;有三处错误,本题不得分;逗号、句号可不计较;之外的点断,只要不害意,便不扣分。)13.(6分)(1)①受到压抑的正义感②流水比喻古代传下来的宝剑(共3分。第①处,1分;第②处,2分,缺“古代传下来”扣1分。填写的文字意思对即可。)(2)解答指要:末句“勿薄细碎仇”,是赠剑时的嘱咐;“薄”,迫近。(3分。抓住末句,言之成理即可。)14.(4分。每小题1分。)(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而臆断其有无(3)士贰其行(4)归来头白还戍边
四、(15分)阅读材料根据王彬《禁书·文字狱》摘编、改写。
(3分。A项,“秦始皇开中国古代禁书之先河”与“消灭儒家学派”的说法均与原文抵牾,“禁书收效甚微”的结论也欠妥。B项,说太子扶苏提倡“诸生皆诵法孔子”是对原文的误解。C项,正是作者不能苟同的观点,请注意原文:“其实,这位乞丐皇帝残忍的后面隐藏着一种‘精明’。”)
(3分。文中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这样的肯定推断。)
、流布、阅读的书籍。广义说,“禁书”也包括被禁的诗文及言论。(共3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
18.(共3分。要点:①禁毁六国史籍是为实行思想专制,防范遗民怀旧谋反;②《诗》、《书》、百家语有文化价值,但为了愚民,只允许官方收藏;③医药卜筮种植之作利于国计民生,所以不加禁毁。)
五、(18分)阅读材料见张抗抗《牡丹的拒绝》,有删节和改动。
(A项,“它有权拒绝自然界规定的花期,”与原文意思相悖;“有权拒绝好奇者的膜拜”在原文没有依据。C项,花开二十日不能算花期短暂,对“没有牡丹的日子”的特指意义理解有误;最主要的是前后两句没有因果关系。共4分。选对一项2分,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20.(1)洛阳牡丹不仅美丽品种绝佳,而且有传奇的身世。
(2)盛花期,洛阳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每条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1.(1)牡丹跨越萎顿和衰老,将最美好的生命形象留在世上,可谓壮美。
(2)牡丹品格高贵,值得膜拜。(每条2分,共4分。(1)意思对即可。(2)必须出现“高贵”一词。)
:作者写牡丹之美,是赞颂人的高贵品格。维护人格的尊严,不畏权贵;遵循自然规律和行事准则,不趋媚世俗;为将美好留驻人

北京西城区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