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PS(RTK)碎部测量
系别:资源与土木工程系
专业名称:工程测量
年级:2009
姓名:李振华
学号:0941140212
指导老师:张纯连
摘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GPS(RTK)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技术特点、误差来源和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并利用GPS(RTK)在工程测量中进行点放样、曲线放样,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分析。通过对放样点测量结果的精度分析,得出了GPS(RTK)的测量精度是可以达到工程放样的精度要求的结论,并且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GPS(RTK)具有工作效率高、定位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数据处理能力强和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等特点。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如何使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并为GPS(RTK)在工程放样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拓展了GPS(RTK)在测量领域的应用范围,增强了使用GPS(RTK)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承担更多的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GPS(RTK);工程放样;点放样;;地形测量
目录
摘要………………………………………………………………………………………Ⅰ
第1章绪论……………………………………………………………………………1
概述……………………………………………………………………………1
第2章 RTK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3
RTK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3
RTK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条件…………………………3
RTK的误差来源和测量精度…………………………………………4
RTK的技术特点………………………………………………………6
RTK的局限性和精度保障……………………………………………6
RTK的作业过程………………………………………………………7
第 3章叶县碎步测量………………………………………………………… 9
3·1碎步测量……………………………………………………………… 9
3·2控制点位的精度分析……………………………………………………11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附录………………………………………………………………………………………16
第1章绪论
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测时测距导航’(Navigatai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联合美国海、陆、空三军为满足其军事导航定位而建立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简称GPS系统。其系统从1973年开始研究,到1993年完成全部工作卫星组网工作。该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相隔60°的6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卫星高度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11h58m,这样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收至少4颗卫星运行定位。由于GPS具有实时提供三维坐标的能力,因此在民用、商业、科学研究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从静态定位到快速定位、动态定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工作中。
对于我们所熟知GPS,可以说它是测量史上的一次变革,它为我们提供了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但是GPS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作业时间长、数据要进行内业处理等。
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GPS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弥补GPS原有的不足之处,它不仅具有GPS原有的全天候、高精度、无须光学通视的特点,而且还可以为测量提供实时的定位结果,可以说RTK的产生是GPS应用的拓展,是测量方法的又一次突破,是测量史上的又一次变革。由于RTK能够实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所以有人又称它为“GPS全站仪”。
第2章 RTK的基本原理、误差来源
及作业过程
RTK的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一秒钟。流动站
测绘 毕业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