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民生工委办公室
关于2010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
通报
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各镇乡党委、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2010年,我县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35个责任部门和63个镇乡共同努力,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得到保障和改善,全县群众的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现将2010年度我县民生工程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如下:
一、目标执行情况
今年我县实施的“十项民生工程”共计123个小项,其中省市项目84个,县自增项目39个,均已全面或超额完成。
(一)完成150%及以上的项目有14个,%。
(二)完成100%以上至150%的项目有49个,%。
(三)进度在100%的项目有60个,%。
二、资金投入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其中中央、,市22万元,,,。
三、主要做法
(一)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核心,建立健全民生工程组织保障体系
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坚持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级领导分别对所分管部门的民生工程进行督促检查、协调推进。继续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部门、各镇乡“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辖区的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形成了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民生工作格局。
(二)以“双提高、双增加”为目标,大力推动民生事业实现新突破
围绕“确保工程覆盖面、投资额双增加”,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今年民生工程的资金和项目投入力度,,,%,民生工程除实施省、市项目外,还确定了突出解决“老、小、困、残”四大帮扶重点的县自增项目39个。
围绕“确保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双提高”,进一步加大了民生工程宣传和报道力度,做到了“五个强化”:强化政策解读,年初重点宣传项目内容、资金投入、政策措施;强化动态报道,及时公开各部门项目进度和成效;强化舆论监督,对进展滞后的项目及部门及时给予曝光;强化正面宣传,深入挖掘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强化对外宣传,积极配合各级媒体的采访工作,《四川经济日报》、《绵阳日报》、绵阳电视台、四川灾后重建网等省、市媒体30余次对我县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采访报道。
(三)以顺应民意、造福百姓为宗旨,科学决策自增民生项目
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县政务网等主流媒体发布公开征集2010年民生工程意见和建议的公告,通过信件、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精心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较贫困的农村村社、城市社区进行入户走访调研,求智于群众、问计于群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我县财政实力,经论证分析后确定了群众急盼县委、县政府解决的自增民生项目39个。
(四)以健全体制、探索创新为抓手,建立民生工作长效机制
立足本县实际,着力健全民生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完善信息动态跟踪及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所有项目进度,做到月有通报、半年有总结;二是完善联系协调机制,构建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三是完善督促检查机制,突出“三个结合”: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综合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部门自查与县上抽查相结合;四是探索建立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加大政府自身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社会化等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五是探索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有序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
(五)以群众满意、兼顾效益为标准,切实创新考核方式
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考核各责任部门、各镇乡民生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共计60余人,对我县今年“十项民生工程”省市县123个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评议,%;本着民生改善是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是民生改善的前提这一思路,切实加强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评估,综合考量各部门、各镇乡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效果。
四、工作成效
(一)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高
一是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治理重大地质灾害14处,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改建农家店601个,新建1个配送中心和2个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农机购置补贴达8177台,,解决了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000座,,建设1处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和1座污水处理厂,整
三台县民生工委办公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