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模型 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 他认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经过起步、扩展、控制、集成、信息管理和成熟六个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诺兰描述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学习曲线,他认为组织有必要了解与每一发展阶段相关的成长特点,由于每个发展阶段都与某一学习过程相互关联,因而是不可逾越的,了解这种曲线有利于帮助组织有效的实施信息化建设。
:
组织引入了像管理应收账款和工资这样的数据处理系统,各个职能部门(如财务)的专家致力于发展他们自己的系统。人们对数据处理费用缺乏控制,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不讲究经济效益。用户对信息系统也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应用计算机完成一些报表处理、计算,使用尚处于低级阶段。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
组织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通常产生了很多独立的实体。在第四阶段,组织开始使用数据库和远程通信技术,努力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
建立集中的数据库,采用统一的数据技术、统一的处理标准,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在企业高层集成共享,但集成各类软件所花费的成本更高、时间更长,系统也不稳定。
:
信息技术应用开始扩散,数据处理专家开始在组织内部鼓吹自动化的作用。这时,组织管理者开始关注信息系统方面投资的经济效益,但是实质的控制还不存在。
信息系统初期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
数据处理能力快速提升。
使用一些单机软件代替以前的手工劳动。
计算机的在各个部门普遍使用。
问题: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难以共享
:
出于控制数据处理费用的需要,管理者开始召集来自不同部门的用户组成委员会,以共同规划信息系统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正式部门,以控制其内部活动,启动了项目管理计划和系统发展方法。目前的应用开始走向正规,并为将来的信息系统发展打下基础。
专门小组;初步的数据库;计算机管理到数据管理。
很多独立的小系统,一些职能系统内部实现网络化,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库存系统等,但系统之间存在分隔,无法共享。
:
信息系统开始从支持单项应用发展到在逻辑数据库支持下的综合应用。组织开始全面考察和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的各种成本和效益,全面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投资中各个领域的平衡与协调问题。
企业高层意识到信息战略的重要作用,高标准、大力度地加强管理信息化工作。企业不仅制定了整体解决的信息化方案和步骤,而且选定了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从而真正地做到了对整个机构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应用。如ERP。
:
中上层管理者开始认识到,MIS是组织不可缺少的基础,正式的信息资源计划和控制系统投入使用,以确保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业务计划。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充分体现出来。
企业真正地把计算机同整个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外部的资源充分地整合、利用,如应用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BI(商业智能)、PLM(产品生命周期)、Portal(企业门户)等扩大企业资源的外延,并以更加丰富详实的信息辅助高层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
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用于诊断企业当前所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由自然生长到规划成长。发展阶段含有某些自然生长过程,但是这些生长过程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计划协调和管理的。诺兰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系统开发规划。
目前国内大型企业进入第四阶段晚期或第五阶段早期;中小企业有1%~2%进入第四阶段,约40%进入第三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处在第一或第二阶段。
诺兰模型意义
学生、教师、课程、考试、财务信息等的信息使得信息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因此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教务部门安装了教务系统,招生部门安装了招生系统,财务部门安装了财务系统,图书馆安装了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工作部门安装了心理咨询系统、职业测试系统,后勤部门安装了宿舍管理系统、校园卡管理系统……大量管理信息系统涌入了高校校园,固然使得高校信息管理效率提高,减轻了教职员工的工作量,但是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预算高、数据冗余等。
高校处在诺兰模型的哪个阶段?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诺兰模型案例一: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新诺兰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