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镇芦笋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区直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围绕大兴镇芦笋产业(以下称产业)发展拟定的三个主题,采取相关人员个别谈,不同侧面分组谈、重点问题展开谈、结合具体现场访谈形式,看了6个村的13个种芦地块,先后召集调研座谈会三场,和36人见面谈话或座谈,广泛听取相关方面不同层次的意见。
一、产业培育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形成的动因
随着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2003年大兴镇党委、政府根据部分农户压粮种芦笋的要求,及时引导并组织村组干部群众到连云港市赣榆县欢墩镇进行现场考察,当年建设村105户农民种植芦笋145亩。2004年初,江苏创元集团作为国有上市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南北挂钩政策促动下,受苏州市委、市政府委托,来我市成立了宿迁(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公司,实施南北挂钩项目,经创元集团反复考察论证,确定在我市实施芦笋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大兴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促使创元集团万亩芦笋种植项目落户大兴镇。创元集团在与大兴镇达成了给大兴镇借款垫资购置籽种、肥料赊供笋农协议的基础上,已向大兴芦笋产业投入资金593万余元,其中:借给大兴镇财政578万元用于籽种、肥料购置和土地流转及笋农田间管理支出;;
创元集团提供乡镇技术小组人员两年津贴(含考核奖金);。创元集团为大兴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大兴镇在党委政府诸项工作庞杂繁多的情况下,把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的位置放在了重要位置,提出了“芦笋产业调整是方向,多精力投入为保障,镇村干部做表率,上下一心促发展”的口号,成立了镇芦笋办,以镇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和创元集团共同组建了先8人、后5人的技术小组,由镇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配合,创元集团监督指导,成立了宿迁市园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生产资料购进,芦笋产品购销的保障,2005年大兴芦笋生产基地通过省级绿色食品无公害认证,使得大兴芦笋产业在资金投入无基础、技术要领无经验的情况下初具规模,2005年效益初步显现。
(二)产业规模及前景分析
大兴镇在创元集团雄厚资金的支撑下,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芦笋种植面积已达近2731亩,分布在大兴镇16个村68个组,80多块地。其中长势较好的近700亩,长势一般的约1260亩,长势较差的约700亩;2003年栽植的137亩有110亩长势较好并已见效,;2005年栽植的1500多亩因灾长势不好,其中有近600余亩几乎全军覆没,现已改种小麦,在田芦笋缺株断垄长势为一般和较差。
经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大兴镇芦笋产业2005年仅有不足300亩地产笋,产笋近20吨,全部被及时销售,收入近10万元;由于天灾和技术原因,其社会效益虽然不尽人意,大兴芦笋产业并非一塌糊涂。
据创元集团和大兴镇的市场调研,芦笋是高档保健蔬菜,也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属特种蔬菜新兴产业。目前国际市场需求量在20万吨左右,而业界产业仅能提供15万吨左右,我国种植面积仅有150万亩,年产量约150万吨左右,仅出口日本的就占8万吨左右,占国内产量的5%,占世界贸易量的40%。随着消费量的不断增长,目前国内统货价在6元/公斤以上,且供不应求。芦笋适于砂壤土质田栽植,我区地处淮北平原,土壤适宜、排灌便利,芦笋正常年景生产两年芦笋亩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因而此产业落户大兴选项准确,市场前景广阔。
尽管相关各方怨、难、急,目前产业已初具规模,现有长势较好明年见效的1500余亩,芦笋在不遇天灾管理正常的情况下,预计明年可产芦笋800余吨,,按照2005年天灾造成国内种植面积产量锐减的客观预测,市场将需大于供,价格还将上扬,使得相关各方均有信心,随着产业效益的不断显现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推动力也将不断发挥积极作用,进而取代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的激励作用,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后续初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将得到延长,其产品的附加值将会比笋农期望值更高,产业将会在管理水平提高、栽植技术被广泛运用的情况下,实现产加销互动互促,使之做大做强。我区作为全省特色蔬菜规划区,发展壮大做优芦笋产业十分必要,做好以
创元集团为资金支撑的大兴镇芦笋产业示范区工作势在必行。
二、产业在培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兴镇芦笋产业虽然初具规模并且见了一点效益,但相关各方均不尽意。创元集团大笔资金投入未达初衷,向创元集团董事会述职不好交差心急如焚;大兴镇多精力投入突遇罕见旱涝灾害,苦不堪言;镇村组三级干部多方工作压力,却遭多方怨言;笋农急盼投入见效,见
大兴镇芦笋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