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出版第 345 期 17—19
区域经济特刊 2017 年 4 月 6 日星期四文教周刊
■R 深聚焦
编剧周梅森谈反腐题材电视剧创作: ■R 新评弹
《人民的名义》,反腐的成果以中国文化资源
塑造者刘阳
汪涛赵鹏
中国观众对周梅森并不陌生。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解?周梅森说,不在剧中案件之大,亦不在官员级别之高, 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
之前,他创作的《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反腐而在于我们终于可以正视当下的社会政治生态了。这种开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
题材电视剧已经让许多中国人对他耳熟能详。诚布公、坦诚相见的决心,也正是让他再次执笔的真正动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
《人民的名义》播出,收视率超乎他的预料,甚至有人力。或者说,《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与观众见面,本来就是素中寻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
说,这是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电视剧。尺度之最当作何反腐深入的一个成果。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中
国元素的广泛运用,折射出中国文化作为国家“软实
力”的地位提升和中国文化吸引力的增强。
何人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渴望去除腐败。
党反腐的决心才是我创然而,相比西方品牌对中国元素的大胆运用,
尺度之大不在官高,而是记者:有人说社会现实已经超出了作家的本土国际知名品牌如海尔、联想、华为等在中国文
我们敢于面对当前的政治生作的根本动力想象,这种情况下作家的追求和作用怎么体现? 化资源的使用上仍心存顾虑,应用时低调而谨
周梅森:这的确是一个难题。有人问我,你慎。中国品牌在走向者:为了创作《人民的名义》,您曾到监写了这么长时间的反腐小说,有没有感到想象该顺应潮流,用中国文化资源来塑造自身品牌?
狱与腐败官员面对面交流,您也曾说,在这些力枯竭。我说生活没有枯竭,艺术就有创新,这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这有利于改善中者:《人民的名义》里有多少成分是真实交流中您非常感慨的是,腐败官员不是魔鬼, 是一个基本道理。腐败分子太有想象力了,他牌的整体国家形象。随着政府在海外开设孔子学
案件改编?有多少出自艺术虚构? 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的理解对您的创作有们做出的事也真的超出我们的想象。文学艺术院和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等努力,全球消费者对
周梅森:文学艺术创作不是报告文学,不什么帮助? 或许不能兴邦救国,也不至于亡党亡国,但是文中国文化的美誉度日渐提高,中国品牌在国际化
能完全按照已有案件来写,但这几年在社会中周梅森:一方面,文学是人学,所以任何人学艺术会构成整个社会氛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对中国文化资源的运用,有助于让全球消费者
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我也没有回避,比如都是有血有肉的,腐败官员也不例外,他很可能方面。文学艺术和时代是相关的,不能说现实产生晕轮效应,提升中国品牌的美誉度;其次,有
故事一开始的小官大贪,侯勇扮演的处长家里就是你我朋友圈里的一个人;另一方面,你要有已经走了很远了,文学艺术还落后很远。全国上这么一件伟大的事,却连一部反映它的像样利于创建差异化的全球品牌定位。文化作为一种
搜出 2 亿多元的案件,我把它当作开
人民名义,反腐成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