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史馆.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史馆
暨六盘水师范学院、六盘水市书协美协书画联展开馆开展仪式上的讲话
中共六盘水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郁钟铭
(2015年11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即将对我院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之际,通过紧张的筹备,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史馆建成开馆了,六盘水师范学院、六盘水市书协美协书画联展同时开展。在此,我谨代表六盘水师院学院党委、行政及全体教职员工,向一直以来鼎力支持学院发展的市直各部门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伴随着六盘水撤地建市的步伐,六盘水师范学院应运而生。1978年,以培养我市农村中小学师资为目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大专班,分别在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地区8个教学点开办了11个班,六盘水师范学院开始萌芽。
1980年,市政府决定将“六盘水大专班”集中办学,并将原六盘水地区革委会招待所作为校址;1985年,在原“六盘水大专班
”的基础上,省政府同意成立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原“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市体校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升本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校园文化、体制机制等各项建设,为办一所规模适中、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按照特色发展的取向,我们优化学科布局,力求体现学科发展趋势、地方主导产业需求和现有基础的有机统一,使学科建设与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协调发展。目前在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和校级重点学科8个。
我们全力培养道德修养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736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174人,硕士255人,博士23人。
我们先后获得一批科研实验平台、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其中省级平台建设项目7项、省教育厅平台建设项目6项、市级平台建设项目6项。建成了4个省级实验室,组建了学院翻译研究中心、贵州省再生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六盘水市生物产业研发中心、乌蒙山发展研究院、六盘水市生物研究所,贵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研实验平台,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为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省部级105项、地厅级190项。
我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等国家交流或进修,并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和台湾地区的环球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结为友好学院。与大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深化。与水钢、水矿集团、富士康集团等4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93个。
1980年大专班集中办学时,学校占地面积仅13亩; 2008年,校舍总建筑面积为50400平方米;到今年,学院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31

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史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