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深度发力,谱写“五水共治”交响乐章
对于河网密布的鄞州来说,水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源泉,是城市的命脉与灵魂。从古代王安石鄞县治水,到今天紧锣密鼓的“五水共治”,治水基因已深入鄞州的骨髓。
自“五水共治”攻坚战打响以来,鄞州把治水作为转型发展的引领工程,以“两百亿投资、二十大工程、十大举措”为重点,科学治水、系统治水、高效治水、铁腕治水,立志还鄞州人民一个碧波荡漾、水清景美的江南水乡。两年来,安排的50余类重点治水项目推进顺利,,不仅治出了水清岸绿的美丽家园,更治出了全面参与治水的文明风尚、生态建设的绿色大美,成功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谱写了一部生动的当代《水经》。
“清三河”水清岸美景如画
水面清如明镜,湖底水草摇曳,鱼儿畅游其间,在鄞州,无论区府环河、华茂支河,还是院士公园河、万达环河,随手一拍便是水景如画。
水环境改善的背后,是鄞州长久以来坚持源头治污、铁腕治污的结果。以“清三河”为突破口,以“河长制”为重要抓手,鄞州全力打好控源头防反弹攻坚战,全面打造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空气清新的“美丽鄞州”,努力成为
“美丽中国”先行区。
西塘河是鄞西泄洪主要通道,主河两侧支流近30条,与轻轨1号线并肩而行。几年前,西塘河曾是一条“问题河”:劣五类水质,生活污水直排,两岸满眼是违法搭建,建筑垃圾成堆,连小船都怕搁浅。
“五水共治”战役打响以后,西塘河先拿“脏乱差”的河面开刀,清障与清淤疏浚同步进行,网箱间鱼箔相继拆除,沿河39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快速铺开,河边百余家企事业单位接入污水管网,同步建立24小时河面、河岸监督保洁制度……短短两年时间,、“问题河”到“景观河”的美丽嬗变,迎来了“第二春”。
西塘河的美丽蝶变只是鄞州“五水共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鄞州进一步加快“三河”整治步伐,全年完成河道清淤疏浚292公里,整治城区内河22条,实施城区内河水质养护60条,累计投入“三河”治理资金2亿多元,149条垃圾河全部消灭,111条黑臭河已基本完成整治。
“治水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建立健全以‘河长制’为代表的治水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治水从分段治理向全域治理迈进。”鄞州治水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长效常态抓治水,鄞州落实最严格的责任制度、最严厉的治理制度、最严肃的问责制度,778条河流全部建立
“河长制”,全面推行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网络,确保各级河长各负其责,层层递进:
区级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牵头组织制定河道综合整治方案;河道所在镇乡(街道)主要领导担任二级河长,承担具体河道综合整治任务;河道所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协助上一级河长抓好河道综合整治,并在河岸设立河道责任牌和保护公约。“河长”们与每条河道保洁员等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治水”团队,还将“治水”变为“智水”,建立了河长制工作微信群,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水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治水没有完成时,鄞州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全力整治“三河”的同时,鄞州大手笔、高标准建设生态亲水河道,水质提升与河岸美化同步,打造水清景美的生态走廊,为公众提供了一批共享治水成果的重要休闲、
鄞州深度发力,谱写“五水共治”交响乐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