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9篇_观后感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篇1
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也是纪委必须回答的问题。与大家见面的三集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委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坚决行动。下面就是我观看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心得体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面对各国媒体反复提及的一句中者见面会,还是赴基层调研,都多次强调。治国在政,为政在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直接的含义是我们自身还不够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
挑战,指明了8700多万共产党员努力的方向。
一是政治上要过硬。就是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决服从中央决策部署,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始终做到大局为重、人民利益为重,勇挑重担、勇担责任,真心为民谋福祉,真情为民办实事,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事业胜利提供根本保证。
二是思想上要过硬。用的话来说就是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这就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起各种考验,做到“政治清白、思想清明、工作扎实、做事干净”,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三是能力上要过硬。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
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和能力,来自勤奋的学习、实践的磨砺。只有坚持不懈乐学、博学、善学,才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规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只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篇2
专题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朱明国、金道铭、魏健等10余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剖析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信任是领导干部秉公用权的基本前提,监督是权力正常行使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的成长,离不开信任,更离不开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秉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理念,党内监督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实践检验真理,制度固化理念。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作为重要原则,有针对
性地设计监督制度,体现了监督和信任的有机统一,释放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的强烈信号。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安国兴邦,关键在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批批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坚强保证。
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体现着组织和群众的信任。组织既充分授权,鼓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又严格管理监督,严肃查处腐败分子。有统计表明,在所有受处分的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一把手或在一把手岗位上出现问题的比例超过1/3。权力是把双刃剑,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为其创造和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同时也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主攻目标——
魏健案的教训是深刻的,从事监督执纪的这支队伍,如果在作风和纪律上偏出一尺,反腐败工作离中央的要求就会偏出一丈。一系列纪检干部违纪案件的发生,充分印证了总书记提出谁来监督纪委这一问题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这一个个曾以优异表现赢得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手中有了权力,心中却没了定力。面对执纪审查回想起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在忏悔中都说如果组织严格管理监督、及时提醒纠正,就不至于滑入违纪违法的深渊。
无数案例证明,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极其危险。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既是信任、培养,更是考验、锻炼。干部的成长,离不开信任,更离不开监督。组织的充分信任,能使干部放开手脚,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组织的严格监督,能促其恪尽职守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9篇 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