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于丹“论语心得”使我受益的原因是她以平和的心态,质扑的语言,浅显的哲理,通俗的讲解了中华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道德观,解读了交友理念,人格修养,人的良知与意志,宽怀与仁爱,正直与气节等。读来平易,丝毫无那种造作,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感觉,也没教师爷的嘴脸,让我感觉离孔子很近,更觉此书真的“道不远人”并引导我辈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地,在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今天,,能读到这样一本书,令我耳目一新,心旷神宜,也受到很大的启发。
本想看看“论语心得”的相关资料,没想到在网上却看到对于女士大加口诛笔伐挥舞大棒的文章,还有联名封杀及史学权威的暴跳,大有将于女士至于死地而后快之感,这不仅让我想起文革时产生的文霸,真是文革遗风仍存,张姚后人重来,一篇心得感受,竟干戈四起,又同是作学文的人,学术探讨,各抒己见“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同一事物,各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在探讨中,在争鸣中求得正源,(人总是在错误中不断的修正自己,完善自己。)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可思议的是动不动就封杀,就棒喝,那还有什么学术探讨了?况且于女士的心得则是个人所见,独家感受啊。岂不知千人看心得,有千种之体会,千人读论语,则有千人之感受,大家都有权谈论语,都有自由写心得,能被大众所接受,这就是正确,这就是成功的标志。于女士的文章即便不是鲜花,但也决不是毒草,如果让反对她的人也写一篇“心得”也许未必如于女士。
尔曹身与名具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据网上发布于女士的书已售出百万本。单日售量达1,5万本,在新加坡也是很火,真有点“洛阳纸贵”了。这在近几年是没有的事,不管是联名封杀,不管史学家权威的轰炸,也不管另类的冷箭,民众总有他的选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于丹依然于丹,售书还在热售,人们喜欢的照旧喜欢。在这百花齐放,白鸟争鸣的年代里,人们对论语的理解既是多元的,也是多层次的,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不能以某些人的好恶去发现去看待一种事物,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不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于丹的书最起马推动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需求,也佐证了于女士对论语带有朝气蓬勃的新注是成功的。
我还想说的是,于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