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第二十三讲
§5-4 佛塔与经幢(2)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一)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塔顶重修于唐。其形式结构独特,在中面为十二边形,~ 米,。简单的基台之上为塔身。塔身以上为15层叠涩密檐,最上为塔刹。除门龛嵌石之外,整个塔体全用青砖以素泥浆砌造而成。 塔身东、西、南、北四面辟券门,门楣作尖拱状。塔身中砌腰檐将其分作上下两段。上段各角砌出倚柱,柱头饰火焰宝珠及莲瓣。柱身呈多边形,下有覆盆式柱础。除开门四面外,塔身上部各面砌出 8座塔形佛龛,凸出塔壁之外。龛内各有佛像 1尊(已毁),龛内墙上尚存有背光彩绘。龛座正面各砌□门 2个,其内各雕不同姿态的砖狮 1个。腰檐以下塔身为素平壁面。
嵩岳寺塔
密檐各檐由砖叠涩,呈内弧状。密檐之间的矮壁上皆砌出示意性的尖拱门和破子棂窗。上、下檐按照一定比例收分,使整个密檐的外轮廓呈现出柔和优美的抛物线形。 ,由刹座、莲花状大覆钵、仰莲状受花、七重相轮和宝珠组成。从建筑材料和外形特点可知该刹是北魏以后重修的。 塔内部为空筒状。壁面砌有八层叠涩檐,将塔室分为9层,内壁南面计有7个与外壁相通的小门,主要用于通气,采光量很差。北壁自下而上有栈木孔及残留栈木, 当为最简易的攀登设施。。1989年整修中发现塔室地面下有地宫1座。现塔院内尚有山门、大雄殿、伽蓝殿和白衣殿,为清代晚期及民国初年建筑。另有八角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一座,石函 1件,残石狮 1对,为唐代遗物。
嵩岳寺塔
嵩岳寺全景
小雁塔是一座密檐式砖塔,挺拔秀丽,同大雁塔交相辉映,成为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显著标志。原为十五层,塔顶毁于1556年的陕西大地震,。塔呈正方形,,每层砖砌出檐,南北各辟券门,塔底门檐、门框上,线刻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图像。塔的首层高大,往上逐层收小,呈现圆和流畅的卷杀轮廓,塔身修长而带曲线,极为精致美观。
1980 年寺内出土明正统十四年寺塔全图刻石。根据刻石可知,塔顶原由圆形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形刹顶组成。
小雁塔
小雁塔内有一口金代铸成的大铁钟,钟声清脆悦耳,10公里之外都听得清楚,人称“神钟”。,重10吨,上面刻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太民安,法轮长转”16字吉祥语。据说如果友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去处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因此“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雁塔晨钟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三)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觉山寺内建筑多为清代所构,唯此塔建于辽大安五年(1089年)。塔平面八角形,由外壁、回廊及塔心柱组成。密檐13层。塔下有方形基座二重,上置2层须弥座。第2 层须弥座上有斗拱及平坐,须弥座束腰角部及壶门间雕刻力神,壶门内浮雕佛像。
建筑史第023讲(佛塔二)PPT演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