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投资打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规划内容提前曝光
2010年3月30日
导读: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将出千亿投资打造完整产业链
中国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全球第一
"十二五"新能源汽车产业五大猜想
机构:新能源车该兑现了(荐股)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将出千亿投资打造完整产业链
就在上周,万众期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内容提前透露出来了,这项由工信部牵头草拟的规划,是我国第一份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将引导今后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按照规划内容,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要达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要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未来10年政府财政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在研发、生产、配套、税收等各个环节给予支持,从已经公布的内容看,规划是目前措施最为多元化、目标最为明确的产业发展路线图。
1000亿投入
规划提出,将坚持以纯电动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注重传统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大力发展节能汽车,并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
为了保证在2020年之前,我,规划还对保障措施从财政、税收、奖罚措施、管理制度等9个方面进行了细化。
与此前征求意见稿,对于投入方向比较笼统的表述相比,规划中提及的资金投放更为具体。建议2011到2020年的十年间,中央财政投入1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公共平台等联合开发机制;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另外100亿元用于扶持核心汽车零部件业发展;50亿元用于试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未来10年,政府在税收政策给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很大优惠。比如,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
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整车企业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将享受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规划分别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我国汽车工业转型,以及中央财政投入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了详细的部署规划。
而工信部副部长苏波,3月26日在"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透露,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上报国务院,不日将批复公布。
在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汽将车产业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按照规划的战略部署,逐步地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
事实上,从去年以来,关于规划的制定就一直引起国内相关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将会出台相关规划,正式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
从内容来看,最近透露的规划正式版本,与去年8月公布的规划征求意见稿相比,出入不大,基本维持了原先的主要内容。
雷声大、雨点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将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的一项,分别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划、生物产业规划、新材料产业规划、新能源汽车规划、新能源产业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
而根据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此前的表态,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将率先出炉。可见国家相关部委,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分重视。
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仍为财政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1000亿元的投入,以及此后地方政府的相应配套,解决了新能源产业起步阶段对于资金的渴求。从即将出台的正式规划来看,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不同的是,对于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中央安排了200亿元的推广资金,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财政补贴并未大规模涉及混合动力汽车。
不过,从分配领域来看,整车及其关键技术,成为投入的最大方面,资金达到500亿元;而配套城市基础设施仅为50亿元。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情况恰恰相反。
"现在各个主机厂并非没有成熟的技术,更重要的还是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的消费体验不好,因此新能源汽车和配套,变成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关系。"一位汽车生产企业的高管对记者表示。
目前,在公共配套设施方面,由于可以预见的商业模式并不明晰,同时,投入巨大,到目前为止尚处在摸索阶段。在这一情况下,国内整车企业普遍呈现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
2010年,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扩大到25个,其中6个城市启动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车按3000元/千瓦时进行补贴;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高补贴5万元;对纯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