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时 比热容(一)
主备:汤兵审核: 班组
学习目标: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说出比热容单位的意义;能应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生活实例;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和难点:比热容知识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器材准备:铁架台两个、酒精灯两盏、石棉网两张、烧杯两只、温度计两只、适量的食用油和水。
学习过程:
A、复习及预习展示
1、有下列生活实例:(1)秧田中的水被晒热(2)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3)磨刀时刀刃发热(4)热开水变凉(5)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6)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7)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8)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9)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10)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11)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12)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其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有(填序号)。
2、的某种物质,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读做。水的比热容是。
B、探究新知
1、探讨并表述:烧水时,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探究:见课本P131“探究”
思考并表述:(1)让食用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2)如果是让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他们吸收的热量多少应该有什么关系?
3、自主学习理解:怎样正确理解比热容的概念——(1)比热容是为了研究热传递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在物态保持不变时,物体吸热或放热后温度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改变量以及构成物体的物质本身都有关系,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自然会想到用相同的质量数,相同的温度改变量来讨论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最简单的相同质量数便是单位质量,最简单的温度改变量便是l℃,所以比热容的定义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l℃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 意义:反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
(3) 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拓展巩固:怎样计算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从比热容的定义,很容易得出计算热量的公式:,其中Q代表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代表比热容,,Q放代表物体放出的热量,t0代表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t代表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则有:.
C、当堂巩固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题
1、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2、杯中有某种液体,倒去一半后,剩下半杯液体发生变化的是( )
3、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的热量是4200J ℃放出的热量是4200J
℃吸收的热量是4200J ℃吸收的热量是4200J
4、通常用Q表示,c表示,m表示 t0表示,t表示,如果物体温度升高,采用公式Q吸= 计算其吸收的热量,,如果物体温度降低,则采用公式Q放= 计算其放出的热量。
5、冬天暖气系统中往往用热水
16.3 比热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