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决策与竞争
从1999年开始试点摸索至今,深圳发展银行(下文简称“深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已十余年。截至2010年6月30日,其授信余额增至1454亿元,%,所涉足的行业已涵盖钢铁、汽车、油品、煤炭、有色、矿石、橡胶、塑料、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化肥、纺织、水泥、纸品、电子、电器、电线电缆、通信/IT、食品、农副产品等十余个行业,已开发了覆盖供应链全程的融资产品。
深发展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项与银行传统业务有较大差异的创新型业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对供应链成员的信贷准入评估不是孤立的,银行首先评估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行业地位以及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②对供应链成员的融资严格局限在其于核心企业的交易活动;③供应链金融还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
供应链金融中多种基础性产品的出现,远远早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萌芽。其中保理在几个世纪以前的西方国家就已经很常见。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概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跨国企业,特别是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冲动下的全球性外采和业务外包。这之后,供应链管理一直集中于物流和信息流层面,直到20世纪末,离岸外包引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短板效应”,抵消了生产的“成本洼地”配置带来的成本节约,由此,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开始深化,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浮出水面。
深圳发展银行简介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发展银行,股票简称:深发展A,股票代码:000001)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深发展于1987年5月首次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深圳,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20个经济发达城市设立了300多家分支机构,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并与境外众多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截至2010年9月底,总资产达6751亿元。
2004年,深发展成功引进了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新桥投资集团(Newbridge Asia AIV III,.),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秉承“专业、创新”的客户服务理念,深发展有效结合国际先进管理技术与本土经验,在经营理念、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开拓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0年6月, 中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通过受让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持有的深发展股份完成过户和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截至2010年9月底,深发展总资产达6751亿元,总贷款3984亿元,总存款5367亿元,,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3%。资产质量保持在很好水平,2010年9月底,%,%%。
在公司业务方面,深发展确立了“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推出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企业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应链金融”,并保持在国内同业间的领先优势,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同时,国际业务、离岸业务稳健发展,作为国内首家获得离岸网银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深发展已为公司客户搭建起跨时空、全方位的银行服务体系。
自2005年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方向以来,深发展坚持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构建起了零售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针对中高端客户的专业理财品牌“天玑财富”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获得更多客户认可。信用卡业务继续推行环保、时尚的核心价值定位;面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市场波动加大的局面,个贷业务继续调整结构,增加高收益业务的比重,积极拓展个人经营性贷款、汽车贷款和无抵押贷款等。
资金同业业务在多领域展开与中小金融机构合作,新获多项业务资格,金融产品链进一步延伸。同时把握国内市场阶段性盈利机会,取得快速发展,同业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深发展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财会、信贷、稽核垂直管理体系,积极引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在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下,深发展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全面加强风险控制,资产质量明显提高,资本实力显著增强。
深发展通过业务和管理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年来深发展积极履行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坚持诚信合规经营,维护客户利益,为社会提供优
深发展供应链金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