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现状 1
第二章“十三五”发展机遇 5
第三章指导思想、主要思路和总体目标 8
第四章学科建设 15
第五章队伍建设 17
第六章人才培养 20
第七章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24
第八章国际合作 29
第九章基础与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31
第十章体制机制创新 34
第十一章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36
第十三章组织实施 40
xx大学“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xx大学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十三五”规划、《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xx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教育部和陕西省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xx大学全校师生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对外影响日益扩大,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圆满实现了学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学科布局更为优化。结合国家“211工程”建设,“十一五”集中资源重点建设了“特殊环境公路建养科学与技术”、“道路交通运用工程与装备”、“道路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和“西部地质资源与环境灾害”四个学科群,学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校已经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得力,人才强校成效明显。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了“卓越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等人才项目。全校在编教职工3566人,其中专任教师1794人,%;高级职称教师94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93人,%,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教授、李佩成教授,以及大批名校毕业的博士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个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陈洵洪教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引进3位“长江学者”、6位陕西省“百人计划”和“三秦学者”特聘教授。新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部委专家委员会委员20人。
(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博士、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十一五”、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教学条件持续改善。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09年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智能汽车、“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0余项。生源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本科理工类录取线在陕西等26个省(区)高过一本线30-50分,为我校有生源统计以来最好成绩。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就业率稳定在
93%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四)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增强,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在内的一批重大科研课题。“十一五”期间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5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300余篇;授权专利145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0多项,连续5年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10项国家科技奖励。“十一五”科技经费总额突破17亿元,。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稳步提高
xx大学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