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2010年11月15日)
陈政高
我受省委常委会的委托,对《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如下说明。
“十二五”规划《建议》稿是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辽宁实际研究制定的。省委对《建议》起草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11月10日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建议》稿,决定提交本次全会审议。省委书记王珉多次到各市调研,听取省直有关部门汇报,对《建议》起草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后,省委分别组织各市委、省直各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咨询论证,召开座谈会征求副省级以上老同志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
《建议》形成的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建议》经过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省政府据以编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请省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
《建议》共六个部分。分别是:全面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十二五”时期的形势与总体要求;加快经济转型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加快社会转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体制转型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一五”时期极不平凡。《建议》对我省“十一五”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振兴东北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难得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
主要标志: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预期、高于“十五”,持续达到振兴以来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支柱产业优势增强,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区经济发展有了新进展。
二是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十五”平均水平和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工作成效明显,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继续巩固。
三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利用外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医药卫生等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实践证明,这五年是辽宁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社会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十一五”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部署要求,《建议》提出了全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这就是:高举中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好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建议》突出把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举措。科学发展是目标,创新发展是手段,和谐发展是保障。
《建议》把加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