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1-9 13:01 | 提问者:垵眠葯大菽| 检举




大家快来帮帮我啊...谢谢你们拉...
最佳答案

“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

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经济的权益和责任的发生,即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又称利润表, 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

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

“会计报表”的对称。记载商主体营业交易和财产出入事项的会计记录文书。为商业帐簿的一种。

红字冲销法又称红字更正法也称红字调整法,即先用红字编制一套与错账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会计分录。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深圳齐创辉财务代理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

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在一部分产品生产完毕成为产成品后,还有一些产品尚未完工而形成在产品,这样就需要在一定时点(一般为月末),将生产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后,产成品所分担的生产成本,即为“产品成本”,而在产品所分担的部分,继续留在生产成本中,待其完工后比照上述办法处理。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称为会计科目。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在会计上加以记录的事项,称为会计事项。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清算。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

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是指某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应当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配合,借以计算确定该期的损益。

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会计科目,提供总括核算指标,如"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也叫总账科目,一级科目.

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股本或实收资本的资金部分,主要包括
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投入资本汇兑损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投资准备金等。

参见第3题

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

客观性原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原则。因为人的心理现象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明细科目,明细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209 KB
  • 时间2018-0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