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民防与防空心理素质
一、教学目的要求:
①了解民防与国防的地位和作用
②了解民防的主要任务、作用和基本手段
③了解开展民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④学习掌握民防防护技能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了解民防的主要任务、作用和基本手段,树立国防意识和战备观念。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防空心理素质。
三、教学素材:
1、资料:
印度洋大海啸的波及范围达到6个时区之广,仅次于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肯尼亚、索马里、毛里求斯、法属留尼汪、塞舌尔、马尔地夫、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澳属科科斯群岛、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都遭遇了海啸的冲击,导致不同程度的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最新数字显示,(已证实),当中三分一是儿童。不过由于受灾地方的卫生水平有限,估计证实死亡人数还会上升,尤其是儿童的死亡数字,因为他们对可能发生的役症的抵抗力较低。另外,海啸把很多在海边工作的当地人和在沙滩享受假期的旅客卷到海底,因此这次地震导致不少人失踪。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9月1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路透北京9月4日电---中国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称,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其中四川省最严重,% 。
2、录像:
四、教学过程:
1、《人民防空法》规定公民有哪些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人防信息咨询,接受人防教育,疏散指导,工程掩蔽,紧急救援帮助。 义务:建设防空地下室,参加人防专业队等。
2、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有哪些职责?
教育、训练、指导居民。
3、什么是人民防空?
人民防空是政府动员并组织人民群众为防备敌人空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4、什么是民防?
民防是国家动员广大民众自己组织起来,为保护自身安全,对空袭、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做出应急反应,消除后果的一个群众性组织。多数国家叫民防,美国叫应急管理署,俄罗斯叫紧急情况、灾害后果处理部。
5、 平时应怎样参加人民防空建设?
学习防护技能,熟悉人防工程,参加人防专业队训练。
6、战时应如何参加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
坚守岗位,克服困难,加紧生产,保障战场的物资供应等。
7、人民防空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建立人防警报、通信系统,建设人防工程或疏散基地,组织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普及人防知识与防护技能教育。
8、担负城市应急救援任务的单位有哪些?
火警119,匪警110,救护120,交通警报122,天气预报121,电话查询114, 报时服务117,燃气急修96777。
第二讲战争灾害与现代常规空袭时的防护
教学目标
,增强国防观念。
,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教学重点
、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
。
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
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二、人民防空的任务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
。
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
。
。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
,
民防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