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理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敏
成华区
第一部分怎样理解《指南》
一、《指南》制定的背景
二、《指南》制定的过程
三、《指南》的文本
四、《指南》的基本理念
一、《指南》制定的背景
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背景2: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背景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
二、《指南》制定的过程
准备与启动阶段
(05年7月-06年3月)
指南撰
写与交流讨论(06年4月-06年11月)
指南草案的内容效度检验(06年12月- 07年3月)
指南草案的年龄效度检验
(07年4月- 08年10月)
指南的定稿
阶段
(08年
11月
---
09年3月)
指南征
求意见与
完善阶段
(09年4
月—12
年6月)
对指南进行修改
对指南进行修改
《指南》的科学性
效度具体指的是《指南》准确反应中国3-6岁儿童的发展目标的程度。
为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指南研制专家组先后对《指南》进行了内容效度检验和年龄效度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指南进行多次修改,对修改后的指南又再次进行了效度检验,为《指南》的定稿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三、关于《指南》文本
(一)《指南》的名称
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
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
“指南”——即指向南方的意思。被引申为“指导”、“导向”,比喻“辨别正确方向
的依据”。
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
“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榜样、规范等。
“指南”与“标准”两概念的内涵区别,给用“指南”或“标准”命名的事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
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等,本文件决定不采用“标准”一词命名,而慎重地使用了《指南》这一名称,以突出与强调其“指引”、“导向”的功能。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