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康健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doc上海市康健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提出加强社区干预的方案。方法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重点疾病和死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疾病谱前三位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心脑血管发病率维持在高水平,居民死因排前三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加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社区干预效果。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社区干预
本研究通过对2003~2008年度本社区内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分析,对本社区内居民罹患心脑血管疾病、代谢与营养性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社区干预的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2003~2008年度本社区内已经建立健康档案者,共63016人。
方法从健康档案数据库中,统计出6年中本社区重点疾病的患病率,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统计重点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年发病率及年龄构成,予以对比,并比较性别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以2008年度为例,对重点健康事件中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同时统计出本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死亡年龄。
2 结果
重点疾病谱在本次调查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脂代谢异常(%)、肥胖症(%),恶性肿瘤(%)、精神病(%)等疾病。并且重点疾病谱的次序发生变化,2006年疾病谱顺序为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慢阻肺、冠心病、脑卒中,2007年开始排序发生变化,冠心病及脑卒中的患病率显著升高,顺序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高脂血症、肥胖症。
重点疾病的分布及严重程度
心脑血管疾病
就心脑血管疾病而言,男性的发病率基本上均高于同期女性发病率。6年中,男性的心脑血管发病率经历了一次发病高峰(2004年),比前一年度高一倍以上;而女性发病率变化趋势相对较为平缓。2004年至2006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符合老龄化社区的特点,但从2007年起,心脑血管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这与近年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力度及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干预有一定的关系。
心脑血管疾病的构成谱相对稳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始终占首位,这与我国心脑血管病的现状与特点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出血性卒中的构成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年龄组患病率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40岁后,进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段[1],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年龄组为55~64岁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年龄组为75~84岁组
死亡原因分析
本社区死因谱以2004年为界,2004年本社区居民死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肿瘤(141例)、循环系统疾病(127例)、呼吸系统疾病(37例);2005年开始循环系统疾病(当年为163例)上升成为首位死因,继之为肿瘤(141)、呼吸系统疾病(54例),与当年全球慢性病死亡分布相同[2]。
死亡的年龄分布(以2008年为例) 本社区男性和女性死亡在45岁年龄组前没有显著差异,到50岁组时,可以发现男性死亡率高
上海市康健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