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研究
自从人类发现了恐龙,科学家们对它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在对恐龙研究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关于地质、生物、天文、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在与大自然相抗争的时候,明确地知道应该如何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的科学家们肯定还会进一步揭开恐龙身上的面纱。
目前研究恐龙依赖的是它们遗留在岩层中的遗骸(遗体)、遗迹(皮肤、足印)、遗弃物(蛋和粪)化石。中国最早命名的恐龙是满洲龙,1902年发现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现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
恐龙蛋如此巨大,成年的恐龙会有多大就不难想像了。有些恐龙蛋表面很粗糙,有褶皱,还有许多小气管通向里面呢。别小看这些表面与普通石头没什么区别的恐龙蛋,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排列状况,蛋壳的薄厚及蛋内部的情况,获得很多恐龙的信息。
中述的恐龙属种100余个(包括恐龙蛋和足印化石),在恐龙的2目24个科中我述上都是世界第一。在河南省西峡盆地上白垩统地层中,出土上万枚蛋化石,有九种不同类型蛋化石,其中最大蛋长径达五十四厘米。目前国内有四个恐龙专业博物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蒙古二连恐龙博物馆、山东诸城恐龙博物馆和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一个恐龙园——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
科学家们在挖掘恐龙化石时,还发现了许多恐龙的脚印。根据这些脚印化石,我们可以知道很多事情。比如知道了它们的体重大概有多重,前后脚印的深浅说明了恐龙站立行走的姿态方法,行进速度等等。科学家发现,许多恐龙并不笨,它们实际上很灵巧,奔跑起来像鹿一样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究活动越来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让恐龙复活。这可能吗?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并非绝无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贵的琥珀。我们知道,有些生物,它们在生活过程中落入了松树一类植物所分泌的树脂中,这些树脂包裹着它们经历了几百万几千万年的变化后,形成了琥珀。由于生物被密封后产生了脱水,而树脂具有很强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结构组成。这就是恐龙复活的希望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刚刚吸完恐龙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树上滴下的树脂包住了。过了几千万年,我们又碰巧发现了这样一枚琥珀,那么,机会来了。如果我们能够从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获取恐龙血液的一点点DNA片
恐龙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