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翻译职业诞生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近日, 世界上第一位职业表情包翻译员基思·布鲁尼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表情包就是大家在网络上使用的颜文字, 有哭有笑还有各种生活里常见的东西, 取代文字可以让句子变得更活跃、含蓄、有趣等。表情包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的手机用户群体, 2011年苹果公司正式将其纳入键盘系统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对于翻译表情包这份新工作, 很多人显得不服气, 纷纷吐槽:“这是份真实的工作?”“这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职业。”其实早在今年1月, Today Translations公司就开始招聘表情包翻译了。他们的招聘启示这样写到:表情包翻译是一个新兴领域, 但至今为止它仅限于机械的软件翻译, 无法为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提供有辨识度的使用和译介。入选者要对表情包充满热情, 同时要对各国的表情包用户的使用习惯、文化背景、变化趋势等了如指掌, 每月都要提交分析报告。
Today Translations的CEO和创始人Jurga Zilinskiene自己就是一位“语言专家”, 她掌握的语言包括:英语、俄语、立陶宛语、Python等。她认为, 未来表情包的使用会越来越流行和普及, 为此, 她的公司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发。
对于为何要招录表情包翻译, Zilinskiene解释道, 这是一个复杂的领域, 因为同一个表情在不同文化中有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比如, 被牛津词典列为2015年年度词汇的表情“笑哭”, 一般的理解是“大笑到流眼泪”, 用来自嘲或是幸灾乐祸地笑话别人做的蠢事, 但这个表情符号在中东地区表达的是一种极大的悲恸。在许多国家带有污辱性的大便表情, 在日本却有祈福之意, 这是因为在日语中“大便”和“好运”发音十分接近, 可见表情包翻译的工作并不简单。
另外, 不同操作系统看到的表情有时候也是不同的。例如当年《芝麻街》提到了巧克力饼干, 然后发了一串巧克力饼干的图。但苹果和三星的用户看到的图案就是不同的, 从企业营销的角度来看, 这种差异会导致企业传递的消息出现偏差。
表情包翻译职业诞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