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2013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表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翻译
申报单位名称:
南京林业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2013年 12月 26日填
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一、必要性
(一)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的发展等使得国内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首先,虽然目前我国各类专业翻译注册公司企业共有3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50多万人,但是职业翻译从业人员却为数不多,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则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翻译人才队伍已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其次,作为国家经济大省的江苏省拥大批外向型企业或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与公司,这些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也对翻译人才有很强的刚性需求。第三,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对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不同专业领域的翻译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专业领域的翻译人才缺口很大。为适应这一社会形势,在南京林业大学增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通用翻译人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社会培养“懂林擅译”的林业行业翻译专门人才,既具有林学、生态学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通晓国际林产品贸易规则,同时精通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本行业专业翻译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
(二)林业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理念上偏重专业的学术性,毕业生多从事外事、涉外旅游、外语师资等领域的工作。而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迈向国际化,行业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人才专业的多样性需求,专业化将成为未来翻译人才市场新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林产品国际贸易与技术引进活动日趋频繁,
各级各类林业相关企业“走出去、引进来”都迫切需要培养既懂林业科技及相关知识,又能做好书面和口头翻译的专业翻译人才。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正是着眼于培养林业行业高级翻译专门人才的目标设立的。在我国高层次的林业翻译专门人才培养还是空白,而华东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活动最活跃地区,也是林业产业、生态产业重要基地,所以此类人才需求旺盛。因此,南京林业大学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将更好地满足国家对林业翻译人才专业性需求,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可行性
(一) 招生计划
根据学校现有师资与教学条件,拟从2014年秋季开始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招生对象:
(或本科同等学力)的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或本科同等学力)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研究方向:;。
学制: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学习年限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3年。
招生人数:2014年30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各15人;
2015年40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各20人;
2016年50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各25人。
(二)培养目标
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以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符合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满足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以林业行业为主的专业性职业翻译人才为目标。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点将充分利用学校在林学、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优势,结合外国语学院自身的条件和师资优势,与校外实践单位紧密合作,培养“双语基础扎实,林科知识系统,翻译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懂林擅译”的科技(林业、生态及相关学科)和经贸(林产品国际贸易)方向的口笔译翻译人才。
完成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熟练的翻译操作技能;
,熟悉林业科技的发展动态和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能够胜任相关专业领域所需的口笔译工作;
,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
(三)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
:学生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研讨+ 模拟”教学方式:采用任务式、研讨式、现场模拟等方式开展教学。
笔译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项目翻译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学生参与导师和实践单位承接的翻译任务,课外实践作业与教师课堂讲评相结合。
口译课程将主要在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内授课,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口译员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