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写生实践报告
写生目的:
提高自身素质,开阔眼界,充分接触自然容身自然环境,提高绘画写生能力,锻炼坚强意志,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形成独特完美的理解,充分了解古代中国建筑的特点,对“景观园林设计”有更清晰地认识与理解。
写生内容: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年的外出写生实践。这次写生时间安排在了10月25日到31日,一周左右的时间。主要目的地是江苏省,园林景观设计。
第一站:苏州。大家在老师、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古代四大园林之中的“留园”、“拙政园”,完美的景色真不愧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所建而成,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享有“天堂”的美称,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致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留园:园内景观独具特色,面积虽小却“五脏俱全”。从亭台楼阁、近水平台以至于到地面印花、纹饰浮雕无一不是静致典雅。园内古建筑更是独具一格,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人身处其中总能浮想联翩。地面拼贴更是新奇含蓄,例如“花钱”图案,“连升三级”等等,根据谐音来寓意吉祥富贵之意,颇有一番情趣。
园内山石众多,与绿色植物带相融合,配合默契吻合。整个园子内廊道众多,却不杂乱,大多十步一折,换景自然。假山石等也充分体现出当时建园时主人想表达的意念。
此外,园内游玩的游客也很多,并且伴有文化宣传等等,评剧演出、茶社等等更能体现整座园子的文化内涵。
拙政园:拙政园是我最喜欢的园子,不仅仅因为它的建筑、风景等,还有它古老而久远的故事。听导游讲,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象便是拙政园的缩影。这座园子曾经是曹雪芹幼时生活了十三年的家,中途家道没落之后便随父离开此园。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占地5、2公顷。现园林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园景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移步换景,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体现了明代园林旷远明瑟、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置身园内,神清气爽,红楼之中的景色也跟着仿佛历历在目。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在这座古典园林中,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
江南写生实践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