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三、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四、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五、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六、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七、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八、现场文明施工和环保的措施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方法
我公司在标前会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招标文件、图纸和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研究,认真筹划了该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在公司内部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工前动员,基本拟定了项目实施方案。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和诚信地履行合同,公司成立S232省道武进段路面项目经理部,并抽调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路面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管理,公司加大对该项目施工资源的投入,业主的需求是我们服务的宗旨,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的各项目标的实现。
我们承诺:如果中标,在接到中标通知书一个月内,我们将尽快组织人员、设备进场,进行施工前期的一切准备工作。并于2007年8月中旬做好沥青路面正式施工的各项准备。
主要机械设备:沥青拌和楼、摊铺机、装载机、压路机、推土机等由平板拖车直接运往工地,其他设备由载重、自卸汽车运往工地。
材料采购:上面层用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下面层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稀浆封层采用乳化沥青,下面层石灰岩、上面层玄武岩等主要材料我部将在业主监督下以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确定供应商。
无论是甲供材料还是长期协作的供货单位,把住“源头”材料质量关异常重要,我们遵照公司制定的《物资采购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一丝不苟做好材料进场前的各项试验和检验以及各项报验,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场地用于施工中,同时做好料场的基础建设,如料场、施工便道、库房、码头及场内排水等。各种材料分类堆放,妥善保管,防止材料污染和雨水浸泡影响材料质量。
材料运输主要靠水路运输及汽车短驳。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㈠工程概况
232省道是常州连接无锡江阴,无锡宜兴的重要通道,也是常州市大外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00km/h。
路面工程起讫桩号为K1+000-K26+000,全长25公里。主要施工内容为路面封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等,,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S、8cm厚、重交沥青、反击式石灰岩),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4cm厚、改性沥青、玄武岩),6cm厚AC-。
根据路面结构设计要求,结构层次设计标准高、质量要求严,是该路面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求我们从备料、混合料的拌制及现场各类路段的摊铺、碾压成型都要精心组织、掌握好合理的施工工序和工艺,保证正常和有序的施工。
㈡施工组织及现场布置
1、现场机构设置:
现场设置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本工程进行进度质量的全面控制,项目经理部设置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1人,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立工程技术科、质量检验科、测量组、中心试验室、安机材料科、合同财务科、综合办公室七大职能部门。
项目经理部的职责就是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现场、全面履行合同,按合同工期高质量地完成本合同段施工任务。
本工程拟设置一个大型沥青砼拌和场和一个沥青施工队。
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总工
中心试验室
安机材料科
测量组
综合办公室
工程技术科
项目经理
合同财务科
质量检验科
沥青施工队
㈢总体平面布置及驻地建设
通过现场调研,本着方便施工的原则,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驻地拟设在K14+500主线的右侧,占地约10亩;沥青拌和场拟设在万塔基地,占地约165亩。各拌和堆料隔仓均进行硬化,料场隔墙采用红砖砌筑,各料仓分开设置,确保不串料,并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牌。同时细集料应做好覆盖措施,沥青砼细集料堆场设置钢结构防雨大棚,以防止被雨淋受潮,影响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平面布置详见“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用地计划详见投标书附表“表6临时用地计划表”。为展示现代文明施工风貌,驻地办公室、住房及生活区采用彩钢板等优质材料,料场道路路面用砼硬化,满足重车通行标准,高度重视文明工地建设。
㈣总体计划说明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7年8月15开始,于2007年11月15日结束。
准备工作从接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至2007年8月上旬结束,沥青砼下面层,计划于2007年8月21开工,于2007年10月上旬结束。
SMA-13上面层,计划于2007年10月中旬开工,于11月15结束。
232省道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