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
一水
一圣人
一、寻迹孔子故里
孔子生平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载,孔子出生于鲁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尼山附
近),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
丘,字仲尼。
尼山全景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俎豆礼容
六岁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
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
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
常陈俎豆,设礼容",演习礼仪。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父母合葬墓
十七岁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
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与孔
父合葬。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
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
之门外。
学琴师襄
二十九岁公元前523年(周景王
二十二年鲁昭公十九年)孔子学琴
于师襄子。他长时间练习一支曲
子,直到理解了乐曲的内涵,进而
领悟到作者是周文王,师襄很佩
服,告诉他乐曲名叫《文王操》。
杏坛讲学图
三十岁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
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开始创办平民
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中,
比较知名的有颜路、曾点、子路等
人。
三十四岁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
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僖子将死,嘱其
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孔
子得到鲁君的支持,与南宫敬叔适周,
观周朝文物制度,问礼于老子,收获极
大。
孔子入周问礼碑(今河南洛阳)
孔子登临处(今山东泰山)
泰山问政
孔子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