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技术应用
全面促进(质量工程) 精品课程建设
由于整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教学体系的改变,使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质量问题变的十分迫切。
大学生的“质量观”经历了时代的变化。长久以来,学生的质量停留在考试的分数上,分数高的学生自然是好学生,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及学习已经有的知识方面,直到现在仍是大多数学校及老师的主要观点。知识的掌握应该是衡量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质量的全部,质量更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素质,主要是公共基本道德素质和能力方面,当然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剥离的,不能离开知识谈能力,也不能离开能力谈知识。强调知识的掌握应用,通过学到的知识去分析、整理、抽象并进行创造,在积累的基础上爆发。
1-1
高等教育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引发了一些现象:
学校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中多重综合功能的快速凸显;教师承担了多重任务和工作环境发生了突变;学生数量、类型、层次、需求大大增加;专业、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数字化教学方式的快速普及
如何确保大发展后的高质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1-2
教育部发布2004--4号文件和2005—1号文件,要求高等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增加教学投入
加强教学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规范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要求教授上本科生的讲台,教授上好本科课程,教授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做贡献
1-3
与此同时,作为重大举措,教育部推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
教师学历提升与教学名师工程
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
人才培养与教学基地
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外语改革
教学工作评价
1-4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推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具有:
一流教学队伍
一流教学内容
一流教学方法手段
一流教材与环境
一流教学管理国家级精品课程
1-5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汇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组成网站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带动引导促进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内涵建设,
示范指导帮助广大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帮助学生方便地享用最好的课程教学资源,
提升高等学校教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
1-6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引导教学改革与建设方向的旗帜:引导学校重视教学内涵建设,提升教学工作品质,直接抓住教学过程中最核心、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教学工作的核心与本质;
是吸引广大教师投入教学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级的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吸引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关注,由高水平的学科领头教授组织教学团队踊跃参加,成为促进教学改革,展示教学成果的重要舞台;
1-7
是促进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行动:通过共建共享、借鉴交流、评价指标引导等,能够大力促进教学思想观念转变,更新优组教学内容,大力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管理科学化;
是学校推进教学建设工作的挑战和机遇:把学校、教授引上参加国内外公开竞争的擂台,指出离开精品要求的差距以及必须应对精品要求的挑战;学校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也获得了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凸显品牌优势的机遇;
加强教育技术应用全面促进(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