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三节雨果
一、生平与创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画家雨果
20世纪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
上图:月光下的菲安登街道
下图:水墨抽象画
(一)戏剧
1827年10月,《〈克伦威尔〉序》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
1830年,悲剧《欧那尼》的演出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二)诗歌
《颂歌和杂诗》(1822)、《东方集》(1829)、《秋叶集》(1831)、《微明之歌》(1835)、《心声集》(1837)、《光与影》(1840)、《惩罚集》(1853)、《静观集》(1856)、《凶年集》(1872)、《历代传说》(1859-1883)等。
我曾见你那,唉!曾见你那经常隐蔽的星儿,在我幸运的头上闪出了光明一线;我曾见你把你生命的玫瑰花儿,向我生命的波涛中抛下了嫣红一片。那么,现在我就能告诉那似水年华,你流吧!尽管流吧!我再也不会衰老!去你的吧,带着你那些水上的残花;我灵魂里有朵花,谁也不能摘到!我满满的斟下了我饮的生命之杯,你的翅膀触到它,也一点儿不会溢出,我灵魂里的烈火,超过你一切死灰,我心里的爱情,任何东西都无法淹没!
(三)小说
《巴黎圣母院》(1828-1831)
《悲惨世界》(1862)
《海上劳工》(1866)
《九三年》(1874)
(1)《悲惨世界》
1828年,短篇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
1834年,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
1841年,故事梗概“一个圣人的故事—一个男子的故事—一个女子的故事—一个娃娃的故事”
1862年,《悲惨世界》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描绘出一副广阔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绚丽画面。
小说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冉阿让芳汀珂赛特
第三节 雨果 欧美文学课件浪漫主义[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