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之我见
姓名:杨加信
部门:行政部
2011年10月11日
中国农业发展之我见
农业的最初时期,也就是原始阶段,人们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以从事简单的农事活动,那时的生产力应该说十分低下。“刀耕火种”成了那个时期的代名词,也因为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很少,所以常常是互相协作、集体劳动的原始生产方式。而在后来的长期生产生活中,人们通过积累丰富的动植物相关知识,慢慢学会了驯化野生动植物,从而产生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个人感觉这个时期农业的概念很简单。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通过总结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学会了使用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这样以来,相比较最初的石器农具,进步了不少,从而也提高了生产力,人们开始过着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的生活方式。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增加了科技含量。现在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大多会向地里输入大量的化肥等营养物质、并借助于机械等工具,以提高产量和工作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儿时人们提着镰刀在地里割麦子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联合收割机;近年来,家乡玉米收割机也日渐普及;内蒙古海拉尔农垦,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百万亩的田野,实现了用飞机撒种和施肥,现代化水平足以见得;内蒙古集宁市有“薯都”之称,为了解决干旱问题,马铃薯喷灌圈和膜下滴灌技术发展日趋成熟;
果蔬规模化发展成果也很明显,白水县苹果全国闻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极为突出,以成为陕西知名品牌……
“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如今,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毋庸置疑,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还要承认目前仍存在不足。
在走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同时,总体来看,我国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个体小规模种植仍普遍存在,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装备落后,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略显不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很低,仅为30—40%,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我国人口基数大,如何保证全国耕地18亿亩红线,利用有限的土地,以实现农业增产,成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营方面,目前,我国农民市场化意识薄弱,在生产前,不能准确考察市场,大多持效仿的态度,导致大多是先生产农产品,再寻找收购者,这样以来,不能保证收益。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现状,我们必须走中国农业特色化
中国农业发展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