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白居易《李夫人》
1
人非草木, 岂能无情
2
3
4
5
第一节社会感情概述
一、社会感情的含义
社会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感受。
从人的本质来看,人的感情就是社会感情。
社会感情由社会情绪与社会情感构成。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发生早,人与动物共有;情感发生晚,人类所特有。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情感既有可能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6
二、社会感情的特点
1、群体性:社会感情是群体、民族甚或全社会所共有,与个体性感情不同。社会感情虽然也是由每个群体成员的个人感情所构成,但绝不是所有群体成员个人感情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共同性:社会感情的心理刺激源、应激反应形式都是比较一致的,是群体所共有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也是基本一致的。社会感情不是纯粹个人的心理活动。
3、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就整体社会功能而言,社会感情的影响力大而普遍。
7
第二节社会情绪
一、情绪和情感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三种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激情状态下自我卷入的程度很深,失去了心神平衡,伴有明显的生理和身体方面的变化。激情状态下,人常常不能意识到他在做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不能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不能评价自己的行为及其意义。激情也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在不寻常的紧张情况下,人体把各种资源(首先是内分泌资源)都动员起来,以应付紧张的局面,这时所产生的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即属于应激状态。
8
人类的基本情绪(原始情绪):
快乐是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继之而来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的满足的意外程度和目标的价值。目的无足轻重,只能引起些微的满足;目的极为重要,并且意外地达到,则会引起异常的快乐。
悲哀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依存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而成的。挫折如果是由于不合理的原因或被人恶意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但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情景(事物)的力量和能力所造成。恐惧比其他任何情绪更具有感染性。
这四种基本情绪,在体验上是单纯的、不复杂的。在四种基本的情绪基础上,可以派生出许多种不同情感的组合形式,也可以赋予不同含义的社会内容。
9
情绪的两极性
1、动力性:情绪的动力性包括增力与减力两极,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积极情绪就是增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就是减力。
2、强度:情绪的强度包括激动(强)与平静(弱)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由一些重大的或突发的事件引起的情绪,平静则是指一种平稳的、安静的情绪,是人们日常的基本情绪状态。情绪的强度包括强、弱两极,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等等。
10
第六章 社会感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