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体穴道,没事就捏捏.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体穴道,没事就捏捏
一、人体穴道与对应的说明
B1 打隔、咳嗽、喉咙痛   B2 酸痛疲劳 B3 消化不良、减轻压力、头痛 B4 晕船、增进食欲 B5 舒缓焦虑 B6 失眠 B7 舒缓手腕酸痛 B8 膝盖酸痛、风湿痛 B9 胃不舒服 B10 舒缓膝盖问题、水肿 B11 眼睛疲劳、宿醉
(二)脸部穴道与对应说明
脸部穴道说明 F1 舒缓头痛、使眼睛明亮 F2 解决青春痘、粉刺问题 F3 减轻鼻塞、眼睛容易流泪症状 F4 舒缓抽筋、晕眩
(三)手部穴道与对应说明
D1 鼻窦 D2 耳朵 D3 肩膀 D4 肝脏 D5 胆
D6 腰部
D7 直肠
D8 眼睑
D9 胃
D10 脖子
〈包括手的背部〉
经常搓八个部位可防衰老
一搓手:双手先对搓手背50下,然后再对搓手掌50下。注意,一定要将双手搓热。经常搓手可以促进大脑和全身的兴奋枢纽,增加双手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抗寒性,还可以延缓双手的衰老.      二搓额:左右轮流上下搓额头50下, 经常搓额可以清醒大脑,还可以延缓皱纹的产生。      三搓鼻:用双手食指搓鼻梁的两侧。经常搓鼻可以使鼻腔畅通,并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四搓耳:用手掌来回搓耳朵50下,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促进全身的健康,并可以增强听力。      五搓肋:先左手后右手在两肋中间“胸腺”穴位轮流各搓50下,经常搓胸能起到安抚心脏的作用。    六搓腹:先左手后右手地轮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和便秘.    七搓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八搓足: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脏”,经常搓足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激化和增强内分泌系统机能,加强人体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并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做上述“八搓”时,搓手、额和耳时的手法不要很重,而在搓鼻、肋、腹、腰和足时,手法可重些。
手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内关穴: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各手指指甲旁边:手心拇指(肺经)、中指(心包经)小指(心经)手背食指(大肠经)、无名指(三焦经)、小指(小肠经):抒压/解除疲劳。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曲池穴: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劳宫穴: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人体穴道,没事就捏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qw888
  • 文件大小464 KB
  • 时间2018-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