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新余干
大自然如此多情而又神奇,创造了万物,创造了世界,又带来了一处人间仙境,一个梦里水乡。这就是江西省余干县。她位于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处南昌、景德镇、鹰潭市三角区中心,县城到南昌仅76公里,总面积2331平方公里,,史称“百越咽喉”,今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青山秀水,鱼跃鸟飞,桃红柳绿,美如画屏,映衬出鄱湖水乡特有的韵致。
掸去历史的尘埃,轻叩岁月的门扉。余干自秦朝建县以来,风雨沧桑2300年。勤劳朴素而有勇敢的干越人民,和着不息的鄱湖与井冈儿女一道,在创业路上书写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不朽华章。史载:自秦朝起余干就是历代官商通往东南沿海的必经之地。清朝时,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至余干境内满怀豪情亲题“黄金埠”,此时余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各码头为网络,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一坊十市”大集贸格局,成为全国闻名的“商贾云集,帆墙四达”宝地。
春去冬来,岁月如歌。进入新世纪以来,余干人与时俱进,审时度势,解放思想巧借改革的东风,弘扬井冈山精神,诠释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经济发展思路,策应市委市政府“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发挥两大优势(昌万公路交通优势和水面资源优势),做强三大经济(假日经济、都市型经济、鄱阳湖经济)”的发展新路子和“融入南昌经济圈,建设省城新效区”的新战略定位,谋求全县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更:快更好地发展。
走进余干,便捷的交通,让人目不暇给。那青山、湖洲、小桥。绿水,那薄雾轻纱笼罩的水乡人家,那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都让我如入梦境:难道我这是在梦游余干,梦游水乡?新世纪以来,,,其中高等级公路73公里,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鄱湖两岸,渔歌唱晚,历年的卡驳机渡船永远退居了人们的视线,代之的是一座座钢筋混凝巨型大桥,横跨江面。如今,从余干乘车无论到南昌,还是鹰潭或景德镇仅仅只需一个小时,南昌至余干由175公里缩减为76公里,由问号型变为惊叹号型。随着黄金埠电厂长达20公里铁路专线的开通,余干人终于圆上了世世代代无铁路的梦;即将开工的东港高速公路和景鹰高速穿境而过,填补了余干无高速公路的空白,加上波余公路的打通,余干由过去只有一条道路进出成为东西南北四通八达,区位由劣势变为优势,由全市最尾部成为交通最为便捷人气最旺商机无限的热土和咽喉地带。
走进余干, 那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建筑,让人如同走进新风扑面的大都市。新世纪以来,在政府不贷一笔款,财政不拿一分钱的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资、市场运作等途径,投入城建资金
20个多亿,在城北这个昔日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地方,实施重点工程上百项,打通了世纪大道、迎宾大道、环城路三条主干道,形成了“五纵五横一心、两带、四轴”新区格局;实施了四牌楼路拓宽、沿湖公园等旧城改造工程。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和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建设到位。县城面积由原来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6万人增加到13万人,%提高到23%。新区新建城区道路20余公里,水泥路面面积由1999年的18万平方米增加到120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部分旧街老路脏乱差面貌。,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新增
电视专题片:《鄱阳畔新余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