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创战纪
我看创战纪
作者:唐智源
春节放假之前,公司组织观看科幻大片《创战纪》。仍然记忆犹新,超炫的画面久久的在脑海中浮现。我相信不少人会觉得这部影片只是去了一个虚拟世界玩了一场游戏。但是我却能颇为兴奋,因为任何科幻情景的设定都可以追本溯源,顺藤摸瓜。都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和大胆想象的基础之上。
3D:《创战纪》中描写真实世界的故事时采用的是平常电影中所使用的2D技术,而到了虚拟世界使用的有立体效果的3D技术。他们两者的区别在那里呢?为什么我们用肉眼看到的两个影像模糊的重叠在一起的影像带上特质的眼睛会产生立体效果,难道我们的大脑被欺骗了吗?其实不是,因为3D电影的拍摄技术和放映均采用了人类视觉系统成像的原理。
人的视觉系统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距离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个眼睛能看见前方的物体时,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小,但经过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和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我们称为偏光原理。
3D电影制作采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视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两台电影放映机同时放映,并让观众带上偏光镜,左眼看见左边的影像,右眼看见右边的影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由大脑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平行空间:《创战纪》描写了一段在虚拟电子网络世界,而这个世界是否存在了?这里就得去量子物理学里面寻找答案,随着科技的进展和研究,物理学的研究慢慢从宏观的世界转入了微观,当迈入量子的世界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为并不能确定微粒的初始运动,以及动量,因此哥本哈根学派说,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模糊不清的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而只有测量了,才会随机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薛定谔的猫,直接将微观的理论转入宏观,他将猫放在一个装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和有毒气的封闭的盒子里,按照哥本哈根学说则认为没有观测这个猫的时候,猫处于死,活两种状态的叠加,为了解决这一场纠纷,人们的关注焦点开始回到爱因斯坦的平行宇宙的问题之上,即我们生活在若干的宇宙的其中一个。
是否另一个我此时正在思考和写作,是否有另外一个我或许已经娶妻生子,或许已经应为某次灾难而不付存在,那个我是否生活在遥远的星空之下,同样是一颗行星环绕着一颗恒星旋转的星球之上,那些已经去世的亲人和先辈们,你们是否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呢?
上面的猜测似乎有点匪夷所思,那么我们又来回顾量子物理学当中一个神奇的实验,一颗电子通过了夹缝,在屏幕上出现的位置并非夹缝的直线投影,而是偏折了一个角度,累积很多电子的话,会产生干涉条纹,这些电子好像分身似的同时通过两道夹缝并产生干涉现象。
假如我们在每条夹缝中安装探测器,电子又变得只会选择其中一道夹缝通过,不会出现干涉现象,如何去解释这种怪现象呢?
按照平行宇宙的说法,他们认为,电子其实仍然是同时通过了两道夹缝只是我们的宇宙中他通过了其中一道,而在另一个宇宙中他通过另一道,从而弥补了在这个世界中缺失的状态。
而时间代表的只是能量的衰变,并不能决定生活当中的任何事件,同样是由微粒构成的我,是否可以同时踏上一辆列车所有的门,进入完全不同的空间,遇到不同的人和事,从而有不同的宿命。
讲了这么多关于平行空间的故事,我们又回到《创战纪》,电影中父亲的那个角色,消失在他们生活的世界,儿子却又在平行与他们生活当中的世界找到了他,并在那个世界生存着跟他父亲年轻时一摸一样的人。
《创战纪》虽然说是父亲缔造了一个虚拟电子网络世界,不如说是他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到了一个平行空间里发生的事件。
超弦:我们生活在3+1维的空间里,3维指的是长,宽,高。1指的是时间。那么怎么形象的描述三维呢?我们可以设想一辆高速跑车,在直线跑道上行驶,我们可以说是跑车行驶在一个二维时空中,如果跑道高低不平需要上,下坡之时。我们可以说跑车行驶在一个三维时空中。
《创战纪》也有跑车竞赛的情节,比赛开始的时候场地像一个巨大的足球场,而跑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跑道能任意伸长和缩短,还能扭曲和变形,即使两个车在同一条跑道行驶要相撞的情况之下,跑道能任意的从空间中任何方向延伸出一条道路,从而避免两车相撞。充分展示了跑道的额外维度,而物理学家认为,我们其实是生活在12+1的空间中,将这个理论叫做超弦。
这个理论很有可能是史蒂芬霍金苦苦寻觅的终极理论,他的诞生是为了统一物理学当中4个基本力引力,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
此外超弦理论认为宇宙的起源并非是来自与一场大爆炸,而是两个12维的膜产生的巨大能量,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生活的宇宙是轮回宇宙的其中的一个轮回,宇宙会不断的重复诞生和消亡。
全息影像:《创战纪》中的身份盘,或许大家还记忆犹新,当身份盘运作的时候,圆盘会喷出一道道细小的光流,光流会若隐若现的呈
我看创战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