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011年11月01日
本文从灵芝的各种有效成分出发,详细分析了灵芝对人体的各种功效与作用。另外介绍了几种可自己在家操作的灵芝食用方法,最后给大家推荐了几款以灵芝为主要原料的药膳食谱。如果有网友疲于寻找上等灵芝或觉DIY灵芝药膳繁琐,禅医给大家推荐少林药局的一款灵芝产品——少林灵芝茶,可让众生在品味禅茶一味间,亦吸收灵芝仙草之精华。
一、灵芝的功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灵芝中分离出150余种化合物,可分为十大类:多糖类、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类、氨基酸及蛋白质类、三萜类、油脂类、有机锗、无机离子等。
一、灵芝的有效成分及功效
1、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目前灵芝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1)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
灵芝多糖是灵芝抗衰老、扶正固本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本身很复杂,由于多糖的微观不均一性,或结构键中有缺陷,或是分子量分散,使多糖的化学结构难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结构式。目前已报道分离到200多种灵芝多糖,它们在单糖组成、糖苷键构型、分子量、旋光度、溶解度及粘度等某些理化性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灵芝多糖的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物活性相关联的,灵芝多糖的药理活性与单糖间苷键的结合形式有关,现认为单糖间以β(1→3)(1→6)连接或以β(1→6)及(1→4)连接的糖苷键是有活性的,以纯的(1→4)糖苷键连接的则没有活性。灵芝多糖的主链越长,侧链频率越高,分子量越大,生物活性越高,其分子量一般大于104道耳顿,小于此值则活性很低或完全没有。灵芝多糖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α型多糖没有活性,有活性的多糖均为β型结构,具有以β-(1→3)糖苷键相连的主链。灵芝子实体多糖和液态发酵培养菌丝体多糖的药理学研究也有不少的文献报道,这些功能在临床上也都得到了应用,但是其分子结构中功能基团的作用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不多。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灵芝多糖的立体结构特点是前提条件,在此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灵芝多糖可以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及液体培养液中分离得到。
①子实体多糖
灵芝子实体多糖种类很多,有水溶性多糖、酸性多糖和碱性多糖。大部分多糖以α-(1→6)或β-(1→3)、(1→6)及(1→4)为主链,其侧链数目大小不一,组成侧链的糖基成分复杂。以杂多糖为主,主要含有以下单糖:D-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
Miyazki从灵芝子实体得到水溶性多糖,经鉴定为阿拉伯-木-葡聚糖,,由D-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组成。Ogawa等从紫芝子实体中提取的碱溶性多糖,以β-(1→3)-D-吡喃葡聚糖,不溶于中性或酸性水溶液。Saito等从灵芝子实体碱提物中分离得酸性多糖GL-A,MW=27000,由D-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以β-(1→3)糖苷链相连结。从赤芝子实体热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多糖BN3N1,是由L-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何云庆等从灵芝子实体热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葡聚糖肽GLSP2及GLSP3,凝胶层析及高效液相层析法证明均为单一的多糖均一体,均为白色粉末,分子量分别为12800及14100。GLSP2为含有β(1→3)(1→6)及(1→4)糖苷键的葡聚糖肽,%,GLSP3为含有β(1→6)及(1→4)苷键的葡聚糖肽,并有分枝,%。罗立新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的水溶性多糖,×104,由D-葡萄糖、D-甘露糖、D-木糖、D-阿拉伯糖、D-半乳糖、L-鼠李糖组成。
②菌丝体多糖
目前,国内对灵芝菌丝体多糖的研究也有一些相关报道。李刚研究表明,发酵灵芝菌丝体在灵芝多糖含量上,均明显高于相应的野生和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说明通过发酵方法生产灵芝菌丝体可显著提高多糖含量。陈书明等人从灵芝茵丝体中提取出一种含氮多糖,×106,由木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及葡萄糖组成,其免疫活性很高。罗立新从赤芝菌丝体中分离的水溶性多糖,×104,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岩藻糖、L-鼠李糖组成,是以β-糖苷键相连结的杂多糖。
③发酵液多糖
黄为群等从赤芝菌(GL-Ⅱ)发酵液中提取到水溶性多糖GP,×104,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以β-D-糖苷键相连结。孔乐生以赤芝GL-2发酵液为材料,对GL-2产生的胞外多糖进行了乙醇分级沉淀,确定分子量分布在340~1000之间。林耀辉从液态发酵的灵芝GL8801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两种胞外多糖:水溶性多糖和水不溶性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