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彼得·F·德鲁克
或许,是我的思想被西方思想洗礼的太多。尽管我深深地喜欢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无论是法、兵、儒、道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是其他优良的文化传承。在最近两年,影响我最深的,除了犹太教的思想,。犹太思想,让我在教育理念上面发生的重大转变,还有就是在信仰追求上的发展,都给了我极大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想法。而在管理学领域,无论是公司运营,还是目标管理,一个社会个体的自我管理,都得到全面的认识。现在,,但是真正详细将其自我管理部分总结出来,能够供大家阅读的,其实并不是很多。现在,又恰逢我的再继续深造的大学同学即将开始寻找自己的工作,开始一份新的旅程,因此,,供大家参考。或许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一个新思考。
(我本来就算是一个急性子,语言表达又不好,造成了许许多多好心办坏事的事情。最近的一次经历,真的让我觉得很失败。用了大学四年历练了一下,却也让自己有了一点点膨胀。两年的磨练,依然没有让我从这种境况中走出。"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我现在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但是,这两年,受两种新思想的影响,开始了一种升华,同时也开始了一种冲突,或许,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再难的难题,总可以慢慢克服的。)
以下为译文原文:
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人要学会自我管理。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下文。
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无一例外地都会管理自己-无论是拿破仑(Napoleon)、达芬奇(da Vinci)还是莫扎特(Mozart)。很大层度上讲,是自我管理塑造了这些伟大人物。但是他们都是稀世之才,不论是从他们的天赋还是他们达到的成就来看,以至于人们总视其不在常人之列。现在,我们这些常人也将必须学习如何管理自我,甚至包括我们当中那些资质最差者。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发展自我。我们必须正确定位,以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在人生50年的工作历程中,我们必须保持警醒、牢记在心,即要知晓何时、怎样去改变、改进我们的工作。
我的长处在何在?
大部分人以为知道自己擅长何事。他们常常错了。相对而言,人们更知道自己不擅长何事-即便在这点上,人们也常错判多于确知。然而,一个人只有发挥所长才能达成绩效;基于个人所短,一个人无法做出成绩,更不用说基于力不能及之事。
纵观历史,大部分时期人们无须了解个人所长。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的职业和工作:农民之子孙仍务农耕,工匠之妻女仍事工技,如此等等。但时至今日,人们有了选择的可能。我们需要了解个人所长,以期知晓个人之所属。
认知个人所长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反馈分析。
每当你做出关键决定或采取关键行动之时,记下你所预期的结果。9个月或1年之后,将实际结果与你的预期再加以比较。我已经践行该法有15到20年之久,每每收获惊人。例如,使我甚为惊讶的是,反馈分析显示出,凭借直觉我对技术性专才具有相当的沟通领悟力,无论是工程师、会计人员还是市场研究员;反馈分析也显示了我与通才常缺乏共鸣。
反馈分析的方法绝不是新生之物。在14世纪,一个毫不知名的德国神学家发明该法,大约150年后,加尔文(John Calvin)和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重拾此法,并分别将其融入各自追随者的宗教实践之中。反馈分析主张坚定地专注于绩效和产生于其中的结果。事实上,这正解释了为何上述二人所创立的宗教组织-加尔文教会(Calvinist church)和耶稣会(Jesuit order)-在肇始30年后支配了整个欧洲。
实践一贯证明,这个简单的方法将在相当短的时期内-或许两到三年-揭示你的个人所长。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至关重要的事情。该方法将揭示哪些你所为或所不能为之事使你无法发挥个人所长;它将揭示哪些方面你不甚胜任;最终,它将揭示你短处-该等事项你无法有效工作。
依反馈分析指导实践要注意以下几点。首要的是,要专注于你的长处,要从事能利用自己的长处能达成结果的事情。其次,要努力提高你的长处。事后分析会迅速揭示你需要提高既有技能或获取新技能的方面;它也会揭示你知识上的欠缺-知识的欠缺常常可以弥补。数学家是天生的,但人人可以学习三角学。第三,要觉察对自己智力的自负,自负造成无知和愚钝,必须予以克服。太多的人们-尤其是精于某个领域技能的专业人士-轻鄙其他领域的知识,或者认为其聪明才智可以弥补相关知识之不足。例如,一流的工程师常以不明人情世事为荣。他们认为,对于优秀严谨的工程思维,人的事情太过杂乱无章。相反的,人事专家,常以对基础会计知识或量化方法的无闻不问为耀。但是,沾沾自喜于这样的无知只会为害自己。
要想全面实现自己的长处,那就去努力获取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去纠正自己的坏习惯一样至关重要。不管是你已做到或是尚未做成的事情,如果该行
自我管理 彼得·F·德鲁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