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作品创作与鉴赏
第二讲数字音频的引入
上一课回顾
本次课思考题
在中国,“磁是谁发现的”,它与数字音频技术有何联系?
下节课思考题
什么叫“听湿录干”,CoolEdit中如何消除歌曲原唱,为什么歌曲原唱消除后还有一点声音?
一、自然界的声音
1. 本质
自然界的声音信号究其本质是一种机械振动,是一种在空气中随时间而变化的压力信号。
2. 声音的三个特征:
(1)音调(音高)
音调起决于音源的振动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调即声音的频率,是声音的本质特征
改变振动的快慢的因素。
紧度
越绷紧,振动就越快
长度
越短,振动就越快
厚度或粗细
越薄、越细,振动就越快
常见声音振动频率(单位:Hz)
人类心音波: 1~2
老鼠可以听到的低频率:16以下
蚊子叫声:几千
蜜蜂飞行时翅膀的频率:220~440
狗可听到的最高频率:38000
一般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20~20000
一般人能够发出的声音频率:64~1300
对一人般人敏感的声音频率:1000~3000
钢琴上的最低音:
钢琴上的最高音:4096
超声波
20000以上
(2)音色(音质,音品)
音色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谱
频率与频谱
打水漂
基音:物体振动时能够产生的最低音调。
倍音:由产生基音的同一物体产生的比基音较高的音调(又叫泛音)
大自然界中是没有正弦波的纯音声波的
(3)音量(响度)
声音具有的能量
物理学上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的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声能叫声强。单位为“W/m2”
规定声强IS=10-12W/ m2为测定声强的标准
L=lg(I/IS),L的单位为“贝尔”
用它的1/10,即“分贝”为单位
零“分贝”的声音是人类听觉的起点。140分贝的声音可以损失我们的耳朵。
音调与语音的频率有关,音强即声音的大小,取决于声波的幅度,音色则是由混入基音的泛音所决定
小结
人的听觉范围最低可达20Hz,最高可达20kHz
语音包含三要素:音调、音强、音色
:
人耳对不同频段的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
人耳对语音信号的相位变化不敏感。
人的听觉具有掩蔽效应。这便是强音掩蔽弱音,包括同时掩蔽和异时掩蔽两种类型;
多媒体作品创作与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