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小学602班评价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地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因此我拟定本方案并实施,以求得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贯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目的:
为学生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了解学生发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师生的发展,最终使评价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l、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4、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测试
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成长记录。
l、单元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板报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学生加分的奖励,记录在学生的评价本上。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
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录’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
东林小学602班评价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