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
黄伟东
美国管理协会(AMA)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46个受访的管理者中,有一半把全球化作为企业决策的首要出发点。
著名的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 Kearney)在对778家欧洲和北美公司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公司预期在3到5年内扩大其商务活动的国际范围;有超过50%的公司已经拓展了新的国际市场;有35位行政总裁把公司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全球管理人才方面,并且以未来5年内增加65%的管理人才作为目标。
无可争议,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关注和竞争的焦点。
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世贸,"国际化""全球化"这样的词汇在中国使用的频率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实行全球化已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势头凶猛的全球化浪潮,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如何应对?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而国际化人才应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跨文化沟通能力。
何为跨文化沟通能力呢?简单地说,就是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工作就像在自己的国家工作一样,具有超越他们本民族文化的能力。
事实上,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管理者都将这种沟通能力看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最近,诺基亚公司(Nokia)行政总裁Jorma Ollila在谈到行政总裁应该具备的最重要能力时,认为是有效沟通和管理员工的能力。爱立信公司(Ericsson)行政总裁Kurt Hellstrom也有相似的看法。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是何等地认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管理概念里, 沟通能力属于领导力的范畴。沟通能力是软技能,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激励他人能力、说服能力、号召力以及团队精神等等。在西方,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一门跨领域的新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国际商学院的必修课。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仅仅懂得外语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成功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做到在任何文化环境中能够游刃有余。
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无处不在,很难有统一的定义。根据世界著名跨文化与管理专家Geert Hofstede的定义,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文化,Hofs- tede把文化比喻成洋葱,有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人的肉眼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代表了此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 了解英雄的性格, 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里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示方式,如中国文化中,主要场合吃饭时的位置安排,很有讲究,又比如日本人的鞠躬和进门脱鞋;最里面的一层是价值观(Values),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
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
作者:黄伟东发表时间:2002-01-01
各国价值观和准则的差异,造成各国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在国际商务中,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交往双方的误解。公司经理人由于不了解其它文化,造成了不胜枚举的笑话和大错特错的事例。美国著名国际商务学
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