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获得能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学的生命。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现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中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教学观念上,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简单地把学生的大脑视为知识的容器。2、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上,缺乏宏观调控和整体部署,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指标不能落到实处。3、教学双边活动中,缺乏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单一状态。4、教学手段上,因循守旧,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搞题海战术,而得到的是高分低能的教育效果。
数学综合性学习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和实施,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及探究精神,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为“数学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数学综合性学习重整合。由于知识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增长,学科互相孤立的趋势日益严重。当知识相互分离的时候,许多重要的东西都遗失了。我们每天早上起床面对是完整的生活,解决问题需要各种知识,我们在学习各个学科知识同时需要一些整合课程来联结各个学科。主题学习作为综合性的课程组织模式以较大的主题作为整合课程的设计出发点,围绕主题,可以设计跨学科的、由多样性活动组成的课程单元。2、数学综合性学习重过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或某门具体的知识,关键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选择、批判、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  3、数学综合性学习重应用。数学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把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并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数学综合性学习重体验。数学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亲自参加到数学实践中,在数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感,在数学实践中不断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数学综合性学习重全员参与。教育应该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数学综合性学习要求全体学生的参与,而不是个别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通过数学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全员参与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参与。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要了解合作伙伴的个性,学会交流与合作,彼此之间要尊重、理解以及宽容,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接受别人的意见。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领域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对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用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改的实效性和教师自身素质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基于以上的认识,2007年4月,我校开始着手申报湖北省校研室组织实施的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学科课程类项目“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领域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课题。9月该课题通过省级立项。三年多来,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课题组全体成员主动、积极、大胆地进行课题实践和探索,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向上级领导专家提交该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
通过“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案例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化,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课堂,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通过案例研究,初步形成了概念教学特别是几何概念教学这一典型课型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为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领域在具体课型中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案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使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切实改变教育教学观,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合理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把例题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数学发展的素材。
2、开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zhencai0920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8-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