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河南省荥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南省荥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河南省荥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属于纯净物的是( )【答案】C【解析】漂白粉是氯化钙与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汽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矿泉水中含多种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对孕妇和儿童危害尤其严重”。我国政府已启动了“酱油补铁工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仔细分析信息,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对孕妇和儿童危害尤其严重,酱油是水溶性的,但是铁单质、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均不溶于水,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的乳酸亚铁是水溶性的。故B、C、D均错误,应该选择A选项。考点:物质的构成元素与原子生活中的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点评:根据元素的定义和应用进行分析,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宏观概念,常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食品、药品等中的铁、碘等指的都是元素。=CHCH2OH,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判断有机物的性质,关键是找出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羟基,且羟基碳原子上含有2个氢原子,因此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2-?的摩尔质量为17g/【答案】B【解析】质量的单位是g,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所以选项A、C不正确,B正确;如果质量的单位用g表示,则l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选项D也是错误的,答案选B。,,,、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亚铁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的水解和被氧化,所以加入铁钉防止被氧化,加入硫酸防止水解,正确,不选A;B、金属钠既能和水反应,也能和氧气反应,所以应该保存在煤油中,正确,不选B;C、液溴易挥发,所以加入少量水,进行水封,正确,不选C;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橡胶,所以不能用橡胶塞,错误,选D。考点:试剂的存放方法。-、Yn+、Z三种粒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Yn+>Y><Z<Y【答案】AB【解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粒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序数越大,所以原子序数应为Y>Z>X,而原子半径则不好比较。→NH3→NO→NO2→HNO3这一过程制备HNO3,-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工业固氮的常用方法是N2和H2合成NH3,A正确;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利用Cu与硝酸的反应,将N元素转化为NO或NO2,B正确;C、氨气转化为氨气需要还原剂氢气,二氧化氮溶于水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转化为硝酸,B错误;D、实验室可利用氢氧化钙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D正确,答案选C。考点:, 【答案】D【解析】9..·L-1的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混合液中:c(NH4+)>c(Cl-)>c(Na+)>c(0H-)>c(H+)+、H+、OH-、CH3C00一四种离子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OH-)>c(CH3COO-)>c(H+)=2的醋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c(Na+)>c(CH3COO-)>c(OH-)>c(H+)=,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答案】B【解析】A项NH4Cl与NaOH溶液的体积未给,不能确定量的关系,而且该选项根据电荷守恒知,溶液带正电,错;B项根据电荷守恒判断可能存在c(Na+)>c(OH-)>c(CH3COO-)>c(H+),正确;C项pH=2的醋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醋酸剩余,溶液显酸性,错;D项pH=,NH4+、OH-浓度下降,H+增大,因为水的离子积不变,错。-5-,【答案】C【解析】,,c(ROH)=10c(MOH),,c(M+)=c(R+)【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pH变化图像,ROH稀释1000倍,pH由13变为10,所以ROH是强碱,正确;B、MOH稀释1000倍,pH的改变值小于3,则MOH为弱碱,稀释前,ROH的pH为13,MOH的pH为12,无法比较ROH与MOH的浓度,错误;C、ROH为强碱,所以在x点,ROH完全电离,正确;D、在x点,二者pH相等,则OH ̄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M+)=c(R+),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比较。,现有mg某气体,它的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mol。(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L。(4)若该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该气体不与水反应)【答案】(1)m/M(2)3mNA/M(3)(4)a%·d·1000/M(各2分)【解析】试题分析:(1)m/M;(2)3×m/M×NA=3mNA/M;(3);(4)计算气体溶质的浓度时要注意溶液的体积的计算,应用质量和密度进行计算,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问题。:(OH)2: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加入过量铁粉,:加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答案】CD【解析】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选项A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钠也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选项B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钠也吸收CO2;选项CD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D。(气)+(气)有如下性质:V正=K1a·b、V逆=K2c、K1,K2温度不变时分别为一常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压强增大一倍,+b倍【答案】D【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压强增大一倍,各物质的浓度亦增大一倍。则V正=K1a·b=K1·a·b·2a+b,即V正变为原来的2a+b倍。“足球王国”——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图酷似奥林匹克旗中的五环的一种有机物被称为奥林匹克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答案】D【解析】从结构上看,奥林匹克烃属于稠环芳香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因为苯的同系物只含有一个苯环,并且侧链为饱和烃基,A错;该分子中含有碳碳非极性键和碳氢极性键,B错;对于该烃为对称结构,所以可以沿对称轴取一半考虑,如图所示,对连有氢原子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如图所示,则其一氯代物有七种,C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2H14,燃烧生成n(H2O)∶n(CO2)=22∶7,D正确。:SO2+Br2+2H2O==H2SO4+2HBr,上述反应的溴,来自一个装满酸性KBr溶液的电解槽阳极上的氧化反应。电解槽的阴、阳极室是隔开的。当测空气中SO2的含量时,空气(经过除尘)×10-4m3·min-1的流速进入电解槽的阳极室,×10-11mol时,此条件下能保持溴浓度恒定,并恰与SO2完全反应(设被测空气中不含与溴反应的物质)。(1)写出监测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空气中SO2的含量(g·m-3空气)。【答案】(1)2KBr+2H2O2KOH+Br2+H2↑SO2+Br2+2H2O==H2SO4+2HBr(2)×10-3g·m-3【解析】试题分析:(1)在电解池中阳极上是阳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放电顺序,电极反应为2Br--2e-=Br2,总反应为2KBr+2H2O2KOH+Br2+H2↑,生成的Br2可以和SO2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2)假设该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是xg·m-3,根据SO2+Br2+2H2OH2SO4+2HBr,SO-8-2和Br2物质的量相等,×10-11mol·s-1可知每分钟通过的n(Br2)=×10-11××60mol;由于空气(已除尘)×10-4m3·min-1的流速进入电解槽的阳极室,则每分钟n(SO2)=×10-4×x/64mol,n(SO2)=n(Br2),所以x=×10-3g·m-3考点:,可能含Al3+、Fe3+、Mg2+、Na+、CO32-、Cl-、NO3-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一、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二、另取部分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氢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试推断:(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白色沉淀共有__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比为。(3)写出图中ab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答案】(1)Al3+、Mg2+、Cl-;Fe3+、CO32-(2)2;Al(OH)3、Mg(OH)2;1:1(3)Al(OH)3+OH-AlO2-+2H2O【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首先排除Fe3+的存在,因为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Cl-,因为只有AgCl白色溶液是不溶于稀HNO3的。另取部分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Mg2+,同时排除了CO32-的存在,因为Al3+、Mg2+与CO32--会反应,不能大量共存。而Na+与NO3-存不存在都对整个现象无影响。当沉淀的量达到最高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消失,其原因是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而氢氧化镁沉淀则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8-考点:物质推断。18.(10分)下表是稀硫酸与金属镁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2)其中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是实验2和实验(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分别是实验6和实验或实验8和实验;(填实验序号);(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速率最快是实验(填实验序号),该实验中硫酸平均反应速率为;【答案】(10分)(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1分)表面积越大(1分)1,2(1分)(2)5(1分)(3)反应温度(1分)7或9(1分)(4)5(1分)/(L?s)(2分)-9-【解析】考查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及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根据实验中数据可知,实验4、5中不同的是固体的表面积,所以是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实验1和实验2。(2)要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其它条件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应该是是实验2和实验5。(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应该是实验6和实验7或实验8和实验9。(4)用时最少的实验5,所以反应速率最快。,,÷=,÷25s=/(L?s)。,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A中加热装置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C装置的用途是(2)仪器E中需加入的试剂是(3)仪器F中需加入的试剂是:,其目的是(4)装置F和G的位置能否颠倒,(填“能”或“否”)理由是(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6)有人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陷,你认为这个缺陷是【答案】(8分)(1)除去CO21分(2)氧化铜或氧化铁1分(3)无水硫酸铜1分检验是否有水生成从而证明氢气的存在1分(4)不能1分无法证明氢气是否存在1分(5)G中石灰水变浑浊1分(6)没有处理尾气1分-10-【解析】(1)由于CO2的存在会干扰CO的检验,实验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CO2气体。(2)氢气或CO都检验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还有金属氧化物,生成水和CO2,据此可以检验氢气和CO的存在,所以E装置中的设计是氧化铜或氧化铁。(3)F装置是检验氢气生成的水蒸气的,所以应该盛放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密度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从而证明氢气的存在。(4)由于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无法确定是否在反应中有水生成,所以二者不能颠倒。(5)CO的氧化产物是CO2,所以当G中石灰水变浑浊时,即可以证明。(6)氢气和CO都是可燃性气体,且CO有毒,所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装置。(主要成分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假设硫铁矿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某化学研究学习小组对硫铁矿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一】(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省略)。A中的试剂是双氧水,将m·g该硫铁矿样品放人硬质玻璃管D中。从A向B中逐滴滴加液体,使气体发生装置不断地缓缓产生气体,高温灼烧硬质玻璃管D中的硫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将E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实验二】:①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已冷却的硬质玻璃管D中的固体,过滤,得到滤液A;②在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过滤,得到滤液B;③将滤液B稀释为250mL;
河南省荥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