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一、,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 )(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NO2)(NO2)(NO2)%解析:B【解析】【详解】﹣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故正确;,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故正确。故选:B。+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D【解析】【分析】【详解】在反应3X+4Y=2Z中,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和Y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Z的质量,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32×3)÷4=27。故选D。、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丁的质量比为5::B【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克,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2g-12g=20克,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25g-20g=5g,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5g=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丁的质量比25:20=5:4。【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A正确;B、乙是生成物,故B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故C正确;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38解析:B【解析】【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B、该反应只有1种生成物,故B不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D、由于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故D正确。故选D。(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氢、:,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解析:D【解析】A、汉黄芩素的化学式为C16H12O5,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5)=12:5,故正确;C、汉黄芩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D、汉黄芩素是由分子构成,应该说1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错误。故选D。、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NQR反应前质量(g)2155111反应后质量(g)、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可得;2+15+5+111=11+待测+85+0,故待测=37g,所以反应后密闭容器中N的质量为37g;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减,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可知M、N、Q是生成物,R是反应物;故该反应为R→M+N+Q是分解反应;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11-2):(37-15):(85-5):(111-0)=9:22:80:111,故D答案是错误的。故选C。【点睛】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物质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或减判断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判断反应,此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2—个钙离子 :D【解析】【详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可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H可表示4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一个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CO2可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解析:B【解析】【详解】,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此选项错误;(Cl9Hl9N7O6)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4×7):(16×6)=98:96,可见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此选项正确;、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9):(1×19):(14×7):(16×6)≠19:19:7:6,此选项错误;,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能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2个N原子,生成物中含有2个N原子和6个H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甲中含有6个H原子;再结合题意,“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两个H原子构成的,由此可知,甲分子为H2,乙分子是N2,丙分子是NH3,故该反应可表示为3H2+N2=2NH3。A、每个甲分子由两个H原子构成,故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2,错误;B、该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正确;C、据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为氢气分子和氮气分子,反应后的分子为氨气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改变,错误;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故选B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D【解析】试题分析:A、所以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错误,C、反应前是两种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是化合物,故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基本类型,(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 % 、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3解析:B【解析】【详解】A、过氧乙酸(C2H4O3)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选项错误;B、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故选项正确;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故选项错误;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错误。故选B。(HCHO)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氧原子、氢原子构成解析:C【解析】【详解】A、每个甲醛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2+6+8=16,故选项错误;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1×2)=6:1≠1:2,故选项错误;C、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故质量分数之比=质量比,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2):16=6:1:8,由此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正确;D、甲醛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C【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①②⑤④⑤解析:C【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实质是:。【详解】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有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分子和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氧气分子,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③,符合题意;D、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所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即④⑤,不符合题意。故选C。,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 :C【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C。,这一实验说明了(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解析:D【解析】【详解】A、加热蔗糖的产物是炭黑和水,但蔗糖不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蔗糖属于纯净物,而炭黑和水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能说蔗糖分子由碳元素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说明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D【解析】【详解】、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g):=:A【解析】【详解】A、X=++﹣﹣=,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该选项说法正确;B、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X=,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后a、b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c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 :2 :7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